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實施計劃
省教育廳 省發展改革委 省經貿委
省國資委 省財政廳 省人事廳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省信息產業廳
主動適應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加快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根據《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總體規劃綱要》和有關專項規劃,結合職業教育辦學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培訓工作。隨著我省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2004年底我省組織實施了“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以信息技術業、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專業領域改革和建設為突破口,逐步拓展到電子業、通訊業、建筑業等專業領域,通過改革辦學模式、辦學機制、人才培養模式,調整人才培養的專業結構,在全省選擇確定一批職業院校作為技能型緊缺人才示范性培養培訓基地,重點建設好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專業,技能人才資源開發得到加強,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建筑業等行業技能型人才緊缺狀況得到緩解,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能人才。
“十一五”期間,我省將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產業集聚、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的任務更加迫切。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信息、石化、機械三大主導產業,提升紡織服裝鞋業、建材、冶金、林產、食品等有競爭優勢的傳統產業,培育發展集成電路、軟件、光電子、生物技術、環保、新材料、數字儀器儀表等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旅游、建筑、金融、商務、信息處理等現代服務業和農產品加工、畜牧、園藝、林產、水產等現代農業,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進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省技能型緊缺人才在總量、結構和培養模式等方面還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加快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從產業結構調整、行業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出發,以培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急需的技能型緊缺人才為主線,以職業院校專業改革建設為核心,以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調整優化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統籌協調招生、培養、培訓、就業、使用等各個環節,進一步加強支持力度,努力實現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主要目標
目前,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與第一、二、三產業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分別占在校生總數的3%、24%、73%,高等職業院校與第一、二、三產業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分別占在校生總數的4%、25%、71%。根據2006年統計數據,我省勞動力市場第一、二、三產業的人才需求分別占總需求數的1.9%、44.78%、53.32%。統計數據表明,與第二產業相關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較大,必須加大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的力度,尤其要擴大與第二產業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努力滿足產業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