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中央媒體看海西
> 正文
福建莆田:政府保障下的法院調解
www.shockplant.com?2009-03-06 15:58?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我來說兩句
“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的‘模式’沒有太站得住的法律依據,或許這輪司法改革能解除我們的憂慮”
浙江上虞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將漫畫掛進調解室。
在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法院三層的 “調解速裁室”里,不少人拿著格式正規的調解書,按上紅色手印,交到調解員手里。這些調解員,大多年過花甲。
莆田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余文唐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調解速裁室”這個新鮮詞兒,是莆田法院的“首創”。
“這塊牌子掛了4年多,我們把一些退休法官聘為調解員,坐堂法院調解糾紛,他們都是非常有生活經驗和調解經驗的, 可以代替法官第一時間調解糾紛。”
余文唐說,“調解速裁室”只是這家法院2005年開始推行的“調解銜接機制”的一部分,“我們的‘試驗田’還有很多,都是圍繞著調解二字?!?/font>
對于“法院調解”,爭議曾有不少。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大部分法院更推崇庭審,很多當事人也不愿妥協,“法院調解”曾急速下滑,民事、經濟案件的調解結案率曾經由1989年的69%和76%,下滑到2001年的36.7%和30.4%。
“2002年后,面對訴訟量大幅度增長、上訴再審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法院開始注重 ‘調判結合,案結事了’,調解率才開始回升?!弊罡呷嗣穹ㄔ核痉ǜ母镛k公室專門研究“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專家向國慧說。
她把莆田的試驗視作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即充分調動社會多方面的力量,構建訴訟和非訴訟手段相結合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
據她介紹,中央新司法改革的方案,汲取了多項地方司法改革的成功經驗。由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主導推行的“調解銜接機制”,就是其中比較醒目的一個。
相關新聞
- 2009-02-21我省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經費 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 2009-02-28法院何必揚調解而抑司法(圖)
- 2009-03-01廈擬建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