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文化節、成立群眾藝術團、興建文化中心……近年來,福建南安市蓉中村整合本村資源,借助外力共建,走出了一條“經濟先行、文化引領”的基層文化建設之路。
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業余生活
與許多閩南農村一樣,蓉中村的鄉村文化曾經相當貧乏。“茶余飯后就是打牌、打麻將、看電視,甚至賭六合彩、搞封建迷信活動。”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說。
李振生說:“農民日子好了,對文化有渴望與追求,就要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他們,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為了滿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蓉中村整合企業文化、鄉土文化、校園文化、網絡文化等內容,在全村舉辦文化節,表演拍胸舞、南音、火鼎公婆、鳳坡跳鼓等富有閩南特色的文藝節目。
“自打有了文化節后,原來村里的舊習俗,像‘佛生日’‘割香’等迷信活動少了,跳舞、唱歌、打腰鼓健身這些健康活動多了。”李振生說。
蓉中村還組織成立了群眾藝術團,包括腰鼓隊、舞蹈隊、柔力球隊、太極球隊、南音隊等,各隊都有專人負責,專人教授。
為了豐富各個層面的群眾文化生活,蓉中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成立少年書畫興趣小組,陶冶青少年文化情操;組建女子腰鼓隊,豐富婦女業余生活;開展老年人門球比賽、柔力球健身賽,將老人們從牌桌上拉出來。
日前,記者在蓉中村文化中心乒乓球室采訪時看到不少村民在打乒乓球。57歲的村民李茂生說,他經常過來打乒乓球,一周三四次。他原來很胖,患有高血壓,現在體重減了5公斤,血壓也比較正常了。
另外,蓉中村還舉辦了少年兒童書畫大賽以及乒乓球、籃球等各種體育比賽,引導群眾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動方式。
“兩館一中心六小區”搭建硬件平臺
文化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硬件設施的配套,1999年,李成智公眾圖書館、南安市美術館相繼落戶蓉中村。
據李成智公眾圖書館管理員李穎紅介紹,圖書館的少兒圖書一共有近一萬冊,每天都會開放,可以免費借閱,“學生比較多,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管理員有時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同時,蓉中村興建了文化中心大樓,內設乒乓球室、棋牌室、閱覽室、電腦室等,配備了相應的文化、體育活動器材。
文化中心吸引了不少群眾參加活動。南安市國光中學體育教師李桂林在乒乓球室免費教村民打球,他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村民都很重視體育鍛煉,下午和晚上村民很多,有時還要排隊等球臺。
- 2008-12-08福建: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 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 2008-12-10應對金融危機 福建積極財政政策“四兩撥千斤”
- 2008-12-10閩啟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連心工程”
- 2008-12-11閩完善機制破解影響制約建設的重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