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福榮辦公室里的一份單頁文件上,重重地按著30個血紅的手印,乍看上去像是一個秘密社團成立時的誓約。傅福榮是中國沿海城市泉州市的總工會副主席。
傅福榮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展示著這份文件。他指出,在夜間秘密會議上征集到的每一個手印,都代表著一位當地沃爾瑪(Wal-Mart)分店員工支持成立內部工會的承諾。
面對這份文件,沃爾瑪被迫于本月接受了其60余家中國分店中成立的首個工會。數十年來,該公司成功地在美國阻礙工會成立,而自1996年在華設立分店以來,沃爾瑪也一直沒成立工會。
中華全國總工會(All-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全總)泉州市總工會副主席傅福榮表示:“沃爾瑪不支持這個工會,但目前其態度已有所改變。”
自從在泉州實現突破之后,沃爾瑪其它近20家在華分店也在步其后塵,這家美國公司面對它們的努力,采取了合作而非阻礙的態度。這家零售商在美國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我們完全參與到中國的體制之中,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對與中華全國總工會建立聯系表示歡迎。”
對傅福榮這些人來說,被迫采取這種“地下”戰術是一種新鮮事物。傅福榮所在的部門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分支機構,而全總是中國唯一的合法工會組織。
當地國有企業會自動成立內部工會,而在沃爾瑪等許多外資企業,則是通過與管理層的直接(通常也是友好的)磋商成立。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中國勞動力問題專家陳佩華(Anita Chan)表示:“雙方將坐下來商定工會領袖的恰當人選——沒有選舉,而且員工往往一無所知。”
與其它國家那些好斗的工會不同,中國的工會受到歡迎,因為它們“坦然地”充當企業管理層的伙伴。
“我們決不會采取舉行罷工那樣的簡單化手段,”傅福榮表示。“通過工會,勞資之間將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
然而,沃爾瑪代表著一種挑戰,因為自來到中國的那一刻起,它就決心復制自己在美國和其它地方采用的“封閉性企業”模式。
- 2009-04-15廈門沃爾瑪"約見"中層 談人員優化被疑變相裁員
- 2009-02-25傳廈門好又多將更名沃爾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