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見證 > 正文
創新意識再推泉州創業潮涌
www.shockplant.com?2008-04-26 23:39? 新華社記者 項開來 涂洪長 福建日報記者 阮錫桂?來源:本網    我來說兩句

剛落下帷幕的第十一屆海博會取得豐碩成果,共吸引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達成意向成交額60.7億元。

走過11年的海博會,國際色彩越來越濃重,而舉辦地石獅市也發展為當之無愧的服裝城——擁有服裝注冊商標5000枚以上、中國馳名商標37枚,品牌總量躍居中國縣級市第二位;去年,全市紡織服裝產業產值達256億元,占工業產值的60%,對GDP的貢獻率達65%以上。

石獅的發展,離不開泉州市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的優越體制環境。而泉州,當前正處于產業升級、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時期。

根據海峽西岸經濟區總體布局,省委提出,要“發揮泉州創業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在這片創業氛圍向來熾熱的土地上,創新意識正引領新一輪的創業熱潮。

“騰籠換鳥”產業升級

3月中旬,總投資5.7億美元的和諧光電LED項目開工。這是泉州近年來較大的引資項目,也是打造臺商投資聚集區的重要一步。

記者了解到,加強泉臺產業合作,積極承接臺灣產業新一輪轉移,吸引電子、造船、化工、精密機械等產業落戶泉州,成為當前泉州產業升級的重頭戲。去年,新批臺商投資項目55個,投資總額3.6億美元,同比增長138%。泉州船廠、海峽西岸國際采購與區域物流中心、晶藍半導體光電等重大臺資項目相繼簽約,計劃總投資29.4億美元。

作為民營經濟發達地區,泉州向來是其他地區招商引資的對象。民間資金充裕的泉州,為何還要大力度招商引資?

對此,泉州市領導表示,傳統制造業發達的泉州,與多數先發展地區一樣,產業升級形勢緊迫,急需引進優質外來資本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著力打造臺商投資聚集區,正是利用對臺聯系密切的優勢,努力承接臺灣高端產業的轉移,從而帶動泉州民營經濟升級。

紡織鞋服、建筑建材、機械制造、工藝制品、食品飲料是泉州五大傳統產業,去年產值2160億元,保持30%的增幅,但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泉州市副市長廖小軍說,目前泉州受到土地、水、電等資源能源約束日益凸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迫在眉睫,急需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逐步提高產業的科技水平。

大手筆承接臺灣相關產業的轉移,是泉州強力推動產業升級的一個方面。目前,石油化工、電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車制造和生物醫藥五大新興產業在泉州已起步,“騰籠換鳥”效應正在顯現。去年,五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446億元。與傳統產業的“滿天星”模式不同,新興產業正走出一條龍頭企業帶動的新模式。煉化一體化、中化重油、泉州船廠、泉州汽車制造基地等一批龍頭型企業,以及從中裂變衍生出的下游產業,也為“騰籠換鳥”提供了機遇。

自主創新改造民企

玉米、竹炭可變成紡織纖維?在泉州海天輕紡有限公司,這項看似不可能的技術卻被變成了現實。

海天輕紡員工不到2000人,規模在當地同行業中并不算大。但不同的是,這里有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公司不僅與東華大學、國家紡織品開發中心,還與美國杜邦等知名企業聯合開發功能面料。公司副總經理程石康說,海天的核心業務是上游的面料開發、織造,作為龍頭型企業,海天爭取到了300畝工業工地建設海天工業園,未來將引進一批下游企業進駐,由海天提供原料、樣式“定單生產”,從而實現產業鏈整合。

據統計,目前泉州有4400多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引導它們走自主創新之路,成為泉州打造創業型城市的重要一環。

廖小軍介紹說,對于在泉州經濟中“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民營企業,泉州市近年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例如,從手工作坊發展起來的潯興拉鏈,已牢牢確立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行業位置。不俗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其持續成長的訣竅所在,在這里,誕生了中國拉鏈行業的技術標準,攻克了全球領先的拉鏈技術計算機模擬仿真系統。

像潯興一樣,泉州一批民營企業正積極參與制定國際和國家、行業標準。目前,全市有一家企業參與制定一項產品的國際標準,84家企業參與制定45項產品的國家標準,63家企業參與制定41項產品的行業標準。

為鼓勵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設立研發機構,泉州市從用地、稅收、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持。目前,全市已建起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市級以上行業技術開發中心87個。同時,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市相繼建立50多個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每個縣(市),都有一個服務中小企業的公共技術平臺。

體制創新釋放活力

1996年,民營資金參與投資泉州刺桐大橋,成為國內首例民營BOT融資項目而被廣泛關注。多年來,這種領風氣之先的改革,在泉州頻頻出現。

“改革開放以來不斷的體制創新,使泉州的創業活力得到了有效激發和釋放,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建設創業型城市,這一點依然重要。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離不開一個既不越位又不缺位的政府,體制創新永無止境。”省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開明說。

第六屆全國農運會將于今年10月在泉州舉辦。按通常做法,場館建設是典型的政府投資工程,但泉州市卻將造價7億元的體育場館工程交由民營企業來投資,企業運營30年后再交還政府。近年來,泉州市采取BOT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先后建成了寶洲、北峰、城東、東海等污水處理廠及管網,使中心市區污水處理率達到76%以上。

2006年7月,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投入運行,啟動全新的行政審批模式。經過改革,投資建設的復雜項目審批從178個工作日縮短到37個工作日以內,一般項目審批從118個工作日縮短到25個工作日以內。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泉州的行政審批模式已走在全省前列。

“推進自主創新,企業是主體,政府是主導,也是推手。”廖小軍說,政府助推創新,職能就要從審批轉向服務,如開通綠色通道,放寬科技型企業注冊資本限制,支持企業申報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優先購買企業自主創新產品和服務,等等。


責任編輯:李峰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色综合曰本久久 |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精品在线 | 亚洲天码中字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久久精品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