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精神,助力“來福建,坐火車,一路山海一路歌”金秋文旅推廣季活動,促進中秋國慶節假日市場持續做旺做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清新福建·共享非遺悅金秋”主題活動,在2023年中秋國慶八天長假期間推出130場非遺活動,展示福建非遺活化利用新成果,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假期非遺活動呈現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深化兩岸非遺融合發展。福建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福建非遺是兩岸以情促融的強韌紐帶,中秋期間莆田市開展“‘瓣香湄洲·福佑興化’2023年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動”,來自臺灣的90多家媽祖文化機構400余人與大陸500多家媽祖宮廟共同參與,保護傳承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媽祖信俗”。廈門翔安舉辦2023閩臺宋江陣文化節、泉州晉江舉辦第八屆“匠心意蘊”閩臺文創周系列活動、寧德屏南舉辦“武福臨門 兩岸同源”2023年閩臺甘國寶武術文化周等活動,展示我省兩岸非遺融合發展可喜成果,體現貫徹落實《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的生動實踐。 二是賦能打造文旅綜合集群區。放大非遺“吸睛”的聚合效應,以沉浸式非遺游做活文化景區、文化街區、文化園區,《福州腔調——沉浸式方言創意展》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開展、“‘山海交響’——閩昌非遺交流活動”在三坊七巷5A級景區舉辦、“品茶聽戲知古意·共享非遺悅金秋”梅林戲專場在泰寧古鎮上演、“大鼓涼傘”“提線木偶”等非遺活動在世遺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吸引游客打卡體驗。假期非遺活動突破單一模式,與餐飲、旅游、購物、娛樂等行業有機結合,“2023中國廈門中秋旅游嘉年華”活化“廈門中秋博餅”非遺元素,推出“一起來博餅”民俗游應季文旅主題產品及6大文旅產品系列;“2023第三屆建甌美食文化旅游節”以非遺美食為賣點,組織171個美食展位500多種建甌特色美食,打造標志性美食菜單;“龍海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打造非遺煙火集,大型露天市集、非遺展示展演、互動體驗及線上博餅贏消費抵用券等活動,進一步釋放旅游消費潛力。 三是鄉村非遺游持續升溫。這個假日,避開熱門景區到鄉村體驗慢生活的“反向旅游”成為新寵,福建非遺抓住契機,結合農耕文化,推出特色玩法。平潭滄海村中秋祈福“燒瓦塔”民俗活動,成為平潭文旅特色項目;閩清云龍鄉非遺市集,為當地文旅發展注入新活力;清流梧地村“古韻梧地 水射中秋”潑水節,為廣大游客帶來獨特的客家中秋體驗等,鄉村非遺游增強了非遺與鄉村文旅產業粘合度,成為鄉村振興新動能。 此外中秋國慶非遺系列展示展演、非遺音樂會、非遺研學、非遺公益培訓等節慶專題活動也人氣不減、持續火熱。央視《朝聞天下》、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央廣網、《福建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關注報道,進一步推動福建非遺“破圈”“出圈”,提升福建非遺社會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