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生為山區孩子設計低成本“再加熱餐盒”
當“公益”遇上“創新創造” 河南大學生為山區孩子設計低成本“再加熱餐盒” “設計再加熱餐盒是為了讓山區的孩子可以吃上熱乎午餐。”近日,鄭州大學2013級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大四學生林昌坤設計的“再加熱餐盒”,獲得了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國際頂級設計大賽iF設計新秀獎。 外形與普通的搭扣飯盒無異,只是在內部多了一層特殊的材料。林昌坤介紹,在這款餐盒的內部,多了一層材料依次為聚酯薄膜、鋁箔、薄膜錫箔的加熱模塊,模塊側面有一塊鐵片與餐盒外部的一個按鈕連接。模塊內填充了用來發熱的化學物質——無水醋酸鈉。 “只要按壓按鈕,鐵片往內部凸,無水醋酸鈉受到擠壓,壓力變大,就會由液態變為固態,并放出熱量來加熱飯菜。通過控制加熱模塊中的無水醋酸鈉的量,可以控制釋放的熱量。”林昌坤告訴記者,他設計的再加熱餐盒預估成本不足10元。 2014年,林昌坤同河南多所高校的學生一同成立了“公益行動派”,每年的活動都有不同的主題和形式,2014年是“免費午餐”公益活動。 “參加山區‘免費午餐’的公益活動時,發現山區孩子吃不上熱飯問題很普遍。”談及設計靈感,林昌坤說道,“大三的時候,我專門去山區做了調研,發現山區孩子從家到學校通常有一兩個小時的步行時間。他們每天早上從家里帶飯,中午吃飯的時候飯菜早就涼了,山區學校也沒有為兩三百個孩子把飯加熱的條件,于是我就著手去設計‘再加熱餐盒’。” 在大學期間,林昌坤和他的“公益行動派”團隊還常常與社會公益組織合作,為山區孩子組織募捐;近期,團隊通過組織大學生為山區孩子寫明信片和書信,講述山區外面的世界和大學的生活,鼓勵山區孩子努力學習。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