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記者王春霞 發自天津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倪春霞3月26日在天津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律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留守兒童、流動兒童面臨的社會問題與法律對策研討會”上透露,日前民政部已和教育部、公安部決定今年開展留守兒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建立工作臺賬,實現精準幫扶。 2月14日,《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公布,明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同時,留守兒童工作由之前全國婦聯負責改由民政部負責。 我國留守兒童到底有多少?目前說法不一,6700萬,6100萬,6800萬,不同的場合,數據不同,但是目前留守兒童的這些數據都是推測數據。 據倪春霞介紹,由27個部門組成的部際聯席會議將很快召開會議,明確各部門在留守兒童工作的職責分工以及今年的具體工作安排。今年將推動各個省、市、縣根據意見制定切實可行、因地制宜的工作措施。 3月26日,來自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民政部、中國法學會、團中央、全國婦聯和天津市法院、檢察院等部門、社會團體的有關負責同志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及天津社科機構的專家學者發布了《全社會都來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倡議書》。 與會代表在倡議書中指出,關注留守、流動兒童的社會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客觀而言,我們對待這一特殊群體的關心、關注和愛護還處于相對較低的層次和水平。至于制定法律對策、保障相關法律的實施更是常常捉襟見肘。強烈呼吁從事兒童保護法律職業和事業的各界人士對此問題持續高度關注。 與會代表倡議,完善現行兒童保護法律、法規,加快兒童保護立法步伐,盡快建成我國兒童保護的法律體系。特別倡議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基礎上,出臺專門的《兒童福利法》《家庭教育促進法》;倡議盡快出臺《社會救助法》《留守、流動兒童保護條例》,從制度層面為留守、流動兒童的特別保護、社會救助管理等提供清晰明確的法律框架,明確規定各種救助保護措施。 與會代表倡議要盡快建立省(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留守、流動兒童保護網絡,特別要加大對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的日常救助力度;要充分發揮社區服務平臺優勢,積極發動社區聯絡員、志愿者隊伍、社區群眾、社會工作者共同參與;建立問題家庭、高危家庭檔案,采用定期調查、鄰里走訪、家庭訪問等方式,了解家庭撫養情況;及時對特殊家庭進行指導,督促、幫助這些家庭履行撫養義務,加大救助幫扶力度。 |
- 2016-03-28關愛留守兒童,更需改變城鄉二元結構
- 2016-03-28給留守兒童更多“精準關愛”
- 2016-03-28摸底留守兒童,更要重構鄉村
- 2016-03-28摸底留守兒童,也要摸清責任清單
- 2016-03-24廈門一3歲留守兒童患白內障 順利手術并恢復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