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年內建26個農村兒童友好社區
1月14日,由廣東省婦聯發起,安利公益基金會捐資200萬元為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創建的廣東“農村兒童友好社區”試點項目啟動。預計項目將覆蓋廣東省6個地市的26個村(社區),約10萬人口。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有5800萬留守兒童,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達2200萬人。伴隨著我國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以及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留守兒童的成長與發展已成為全社會高度關心的重要問題。日前,教育部、全國婦聯等五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動員和組織社會各部門、各界人士參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建立全社會立體式關愛服務網絡,逐步形成長效機制,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地區,廣東較早開始主動探索社會管理的創新之路。據不完全統計,廣東全省農村留守兒童約有100萬人,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照顧監管,成長環境存在諸多問題。2011年6月,廣東在全國率先創建“農村兒童友好社區”,并將其列入《廣東省兒童發展規劃(2011-2020年)》之中。
“農村兒童友好社區”將致力于服務2~12歲農村留守兒童及其家長或臨時監護人,提供游戲、娛樂、教育、社會心理支持、提高留守兒童的家長、臨時監護人的家庭教育能力,改善兒童健康成長。社區建立兒童活動中心,室內包括幼兒區(2~6歲),配置幼兒玩具、幼兒影碟與幼兒爬行墊;童年區(7~12歲),小學生可在課后閱讀上網及與父母通話,配置電腦(可上網)、電話、兒童繪本讀物、兒童書架、兒童閱讀桌與折疊凳;還設有監護區(幼兒監護人),緊臨幼兒區,用于監護人的自我學習與教育,配置電視、DVD機、親子教育影碟與成人座椅。此外,兒童活動中心還設有室外活動區,配置木馬、秋千、蹺蹺板等兒童娛樂鍛煉設施。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省婦聯主席溫蘭子指出:農村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照顧監管,成長環境存在諸多不足。兒童安,則家庭安,家庭安,則社會安。關愛留守兒童不僅要靠政府的支持,還需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優勢,整合社會資源,動員各方力量,推動建立留守兒童關愛的長效機制,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和進步。同時,溫蘭子對安利公益基金會慷慨解囊,與省婦聯、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合作實施“農村兒童友好社區”表示衷心感謝。
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鄭李錦芬女士表示,此次安利公益基金會和廣東省婦聯合作推出的“兒童友好社區”,是希望以社區為陣地,發揮社區鄰里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精神,共同解決因兒童留守農村帶來的社會問題。建設設施完備的社區兒童活動中心,通過婦聯組織和專家的專業支持,通過“農村兒童友好社區志愿服務隊”的志愿服務,通過在社區開展的各類講座和親子活動,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安全的看護,更科學的教育和更能幫助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
據悉,來自河源、云浮等6個地市的安利志愿者代表也宣布成立“農村兒童友好社區志愿服務隊”,他們將在社區建成后,定時前往社區進行服務工作,為孩子和家長舉辦講座、趣味拓展等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打造健康溫馨的成長氛圍。(本報記者 王潔)
- 2013-01-10安利公益基金會等五家公益慈善組織透明指數最高
- 2013-01-10廣東茂名假安利案15人被判刑 涉案1600余萬元
- 2013-01-10廣東茂名假安利案15人被判刑 涉案1600余萬元
- 2012-12-24網民票選安利等為2012年度社會責任杰出企業
- 2012-12-19安利等36家企業榮獲2013年度“中國杰出雇主”
- 2012-12-06安利、福建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示范基地掛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