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環衛工:死也要死在編制里
來源:華商晨報 2013-01-14 編輯:唐麗萍
穩定,還是穩定 盡管已經上崗,但這批新員工還不知道月薪是多少,“領導也沒說過。”但能拿到手的并不會太多,吳慧敏是道里區清潔大隊的隊長,手下管理著2000余名環衛工人,“我現在的工資標準也就是事業單位里的科級,如果按照當初說這些新進人員薪金按照事業工勤人員標準,除去各種保險后,發到手里的應該是1500元左右。” 這與姜丹自己估計的差不多,在成為環衛工人之前,姜丹是當地一培訓機構的老師,月薪將近4000元,至少2000元的落差并沒有讓姜丹感到意外:“報名之前就估計會是這些收入,以前工作的薪水雖然比現在的高,但是沒有安全感,說不定哪天工作就沒了,我馬上就要結婚了,然后面對就是生育問題,現在進入到事業單位就很有穩定感了。”穩定,也是姜丹的父母力促她報名的最大高頻詞。 這幾天下班,姜丹會到網上瀏覽公眾的評價:“什么樣的聲音我都能接受,像我們這些80后其實有很強的承受力。” 記者采訪到的諸多新進員工都表現出對網上爭議的豁達,只是在涉及到理想的話題時才有不同意見。 性格開朗的張冉看到網上有人說“為了穩定而放棄理想”,就想發帖回應,后來想想還是算了,沒有回應的原因是:“萬余人報名,7000多人考試,這么大的競爭之下我才獲得這個職位,那么我的言行就是代表了環衛部門,如果哪句話說的不對或者引起誤解,再來個‘人肉’什么的,我的工作可能就沒了。” 張冉堅持認為,追求穩定與放棄理想沒有關聯,“理想不是一個永恒的詞匯,因為隨著每個人的成長以及所處的不同階段,理想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我大學畢業時,我的理想是要成為一名空姐,所以在各個方面去完善自己,比如英語口語,比如禮儀培訓,但就是因為打字太慢,怎么練都不行,最后也沒當上空姐。” 隨后,張冉成了一名政府雇員,在那個階段里,張冉的理想是能夠進入到體制內,所以,盡管自己的日常工作很繁忙,但還是擠出時間備考。在準備考試的兩個月里,張冉幾乎取消了如看電影、和朋友逛街、K歌等所有需要時間的娛樂。 “我現在的理想就是好好工作,將來如果有機會,能夠調整到管理崗位。”張冉說,“但這并不是我的一切,我現在還沒有男朋友,如果將來必須要嫁到南方去,我就會舍棄現在的,難道我這是為了穩定而失去理想了嗎?” 在正式上崗之前,這些人進行了為期5天的集中培訓,姜丹說,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沒有對各自的學歷以及未來規劃做更多討論,“因為都知道有29名研究生報考,但最后只錄取了7個,都好奇,22個研究生為什么沒有被錄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