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退人員養老金九年人均漲1.7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2013-01-10 編輯:唐麗萍
賬面虧空和盈虧不均 我國養老金總體上仍在“花明天的錢養今天的老”。 中國社科院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近一半省區養老金收不抵支,全國養老金個人賬面虧空高達2萬億元,這意味著每個人都為老齡人口背上了1500元的債務。 雖然賬面虧空并不意味著養老金支付難以為繼,但它仍使養老體系在人口老齡化趨勢面前顯得有些“心虛”。 困擾養老體系的另一個問題是地區之間“盈虧不均”。中國社會科學院去年末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顯示,從2002年以來,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但負結余的金額卻逐年增加。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這一現象表明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規模具有集中的趨勢。 該報告稱,2002年在32個統籌單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只有3個收大于支,29個收不抵支。此后便一直減少,到2009年達到半數,2011年減至新低14個。與此同時,收支缺口的負結余金額在2002年為405億元,到2011年上升為767億元。 地區間養老保險的財務差距對財政補貼形成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廣東等18個統籌單位積累的余額逐年提高,基金規模不斷膨脹,2011年養老保險基金余額達到1.95萬億,另一方面,14個收不抵支的統籌單位需要財政補貼用于保障當期養老金的發放。 報告經過對歷年財政數據和社保數據的整理得知,1998年~2011年養老保險制度的補貼逐年增加,到2010年已經累計超過1萬億元,到2011年則達到12671.9億元。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