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財政困窘 擬推動民間資金
來源:東南網 2013-01-06 編輯:黃水來
另外,“金管會”去年修正相關法規,為引導保險資金投入長照事業“鋪路”,包括新增保險資金可以投資“社會福利”事業,例如老人安養中心、護理之家等,并同意保險業投資證券化的社會福利事業,初估保險業可投入資金達4000億元(新臺幣,下同)。 新法規并規定,若經專案核準,壽險資金還可投資“殯葬設施”包括:蓋公墓、蓋殯儀館、火化場及靈骨塔等;也就是說,保險業的服務已經從“生、老、病”,擴及“死亡”,所有服務一次到位。 許舒博說,整體壽險公司可運用資金達13兆多元,投入公共建設意愿很高,但受限法規等因素,如果臺當局能發行公共建設的特別股、公司債等,壽險公司樂意承購。 長照PFI 李鴻源保留、陳振川贊成 “行政院”推動PFI(民間融資提案制度),前后任公共“工程會主委”李鴻源、陳振川看法不同。李鴻源認為臺當局選定的示范計劃,污水下水道獲利難估算、費率難決定,甚為復雜;長照設施牽涉資源分配、“立法”【及公權力等,他也持保留態度。但陳振川認為有困難就應設法解決。 李鴻源表示,污水下水道的興建,牽涉公權力的行使,因此,未來即使民間業者有能力興建污水處理廠,要向民間收費,怎么收?費率如何訂?民間有無利潤?當地議會要怎么同意?所牽涉的問題非常復雜。 至于臺當局財政困難,研議由民間業者興建長照設施,再由臺當局向民間機構購買公共服務,李鴻源說,雖然壽險業者很有興趣,也很有意愿,但目前的問題在于社福團體都持強烈反對的態度,認為這樣做,未來長照、社福資源都會跑到民間企業的口袋。這牽涉到“立法”、公權力的行使,他也有意見。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