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賣給開發商有毒土地賠償1.2億
來源:人民日報 2013-01-04 編輯:唐麗萍
污染容易修復難,赫山地塊修復成本預計達2.8億元 “赫山地塊的土地修復成本預計會超過2.8億元?!睆埱俑嬖V記者。 土地修復專家說,如果計算一下污染企業搬遷前共創造的產值,再對比土地修復的成本,可以看出污染對于土地價值的負面影響非常巨大。 據記者了解,造成這塊土地污染的原武漢市農藥廠,于1959年建成投產,是從事合成農藥及加工農藥的中型國有企業,以除草劑、除蟲劑、棉花病蟲藥等為主要產品。根據武漢市工業志的記載,武漢市農藥廠從1960年到1980年穩定發展;1985年與漢口東風輪胎廠合并組建成武漢輪胎廠,但連年虧損,到1991年8月虧損高達3000余萬元,1994年底破產;之后又組建為武漢南方輪胎有限公司,經營狀況也不佳。2003年,武漢市土地儲備中心收儲了赫山地塊。但由于毒地事件影響,土地開發戛然而止。 專家告訴記者,由于造成污染的企業生產期跨度比較長,經營過程也比較復雜,因此很難獲取企業創造價值的總體數據,但土地的污染在土地交易和再開發利用過程中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一點毋庸置疑,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張琴說,修復項目的各參建單位對于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視,也力圖通過改進修復技術,用上自主研發的藥劑或技術,以縮短工期、降低投資,但是收效甚微。 “我們要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確保生態環境恢復,確保土地周邊老百姓能過上安心、放心、舒心的生活。當然,我們也期望有關部門能更多地關注‘毒地’危害,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睗h陽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專家觀點 土地修復亟待規范 “我國有環境法、大氣污染法、水污染法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法等,但對土壤污染卻沒有明確的規定?!蔽錆h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負責人說,法規不完善,就難以對此有效監管。 “土地修復是一個系統工程,整個過程都應該有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嚴格的監管。”武漢市環??茖W研究院總工程師李琳說,即使修復完成,也需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修復結果檢測評估,并持續跟蹤數年,以保證修復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