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近30城市微調住房公積金政策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2-11-07 編輯:唐麗萍
提振 微調刺激成交量上漲 除不影響限購限貸底線,公積金政策成微調主要手段的另一深層次原因是“公積金政策直接影響大,目前商業貸款的基準利率為6.55,而公積金的基準利率為4.5,相當于商業貸款的7折以下”。張大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以貸款1萬元20年為例“公積金貸款月供為63元,而商業貸款則為74.8元,利息差距巨大,公積金政策微調可以直接增加購房者購買能力”。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也告訴記者,各地針對公積金的一些調整政策,其主要作用還是為了實現刺激本區域內自住剛需入市購房。他認為,“調整公積金政策,除了可以刺激部分剛性需求入市,也是對這部分群體購房機會的保護”。尤其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處于“不溫不火”的階段,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市場成交量的回升。 的確,中指院上周數據顯示,在10月29日至11月4日的一周內,重點監測的40個城市中,36個城市周均成交同比增長,其中長沙增幅最大,達到545.82%。重點城市中,10個城市周均成交同比全部上漲,其中杭州漲幅最大,達到252.82%。 環比方面,上周成交量繼續沖高,達到年內第二高點,主要城市中,除北京下調8.5%外,上海環比上漲35%,深圳環比上漲5.8%,整體上漲城市數量達到7成。 對此,張大偉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國慶期間的認購持續反映到簽約上,促進了市場數據的復蘇。另一方面,土地市場的升溫、地方公積金政策的微調也給購房者對市場的判斷造成影響,刺激樓市消費。 “市場預期對購房者尤為重要。”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對記者表示,穩增長政策見底,市場走勢預期增強,房價下降空間減小等市場動態改變了購房者的市場預期。因此,部分觀望購房者開始行動,剛需人群也開始從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擴展。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