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部分碩士生成“碩蟻”一族
來源:南方日報 2012-10-30 編輯:唐麗萍
■周刊速評 反思“碩蟻”現象 隨著研究生的擴招,“碩蟻”正成為一種帶有趨勢性的現象。我們看到不僅農村孩子讀了碩士找不到理想工作又不愿意回家鄉,最后成了“碩蟻”一族,也有不少城市學生拿到碩士文憑高不成低不就,干脆宅在家里,成為啃老的“碩蟻”。 在中國,讀碩士往往被解讀為通往更高社會地位的通行證。然而我們看在以年均增長20%多速度擴招之后,虛幻的夢想破滅了。 不僅廣東省高校研究生就業持續七年低迷。最近中國傳媒大學科研機構發表信息,指出中國研究生的就業出現困境,46.3%的文科畢業生學非所用,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中國的研究生整個招生與培養制度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不然眾多研究生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被無謂地消耗,國家的教育經費被白白浪費。 我國碩士培養目標參照蘇聯的副博士學位,3年時間要完成修課與論文寫作,基本上失去了實踐的機會。只是10年前我國的研究生人數還很少,一般研究生畢業都有機會進高校做教師或成為國家公務員。隨著碩士研究生招生大躍進,目前在校研究生人數已經相當于10年前本科生的規模,造成研究生做不成研究,而公務員考試“獨木橋”淘汰又率高。 在西方特別是美國,研究生的類別有多種,主要是學術型與職業型明確分工,每個進入到研究生階段的人都有一個明確清晰的個人定位。雖然我國借鑒了他們是職業型研究生培養制度,出現了MBA、法律碩士這種新型的培養學位,但在富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之下,我們的MBA、法律碩士成為學術性研究生的調劑與補充,很多考生在沒有實力考上企業管理與法學這些學術型研究生時,不得已花更多的錢讀這些門檻更低的專業。而像MPA、教育碩士這些非脫產型的職業型研究生就成為一些高校文科院系創收的主要手段,職業型研究生基本喪失了職業特性,所以研究生就業路非常窄。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