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名牌”銷蝕了艱苦奮斗精神
來源:東南網 2012-09-12 編輯:黃水來
古人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刻意追求“名牌”,一心熱衷“名牌”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情趣的低俗、生活的奢靡、信念的動搖。6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創先爭優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確有一些黨員和干部把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方針漸漸淡忘了,大手大腳花錢,講闊氣、擺排場,搞所謂個人政績,追求個人享樂。有的黨員和干部甚至沉湎于燈紅酒綠,以致跌入奢侈腐敗的深淵,教訓是十分深刻的。可謂入木三分、振聾發聵。道理明擺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今年2月,被評為“201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工作近40年,牢記黨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在領導崗位上時,經常腳穿草鞋、頭戴草帽下鄉,經常卷起褲腿、光著腳板下田,與普通農民一起勞動,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草帽書記”。實踐證明,楊善洲的草鞋草帽、下鄉下田,非但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形象與威信,反而讓群眾產生了平等感、親切感。 聯系個人從部隊到地方38年的工作經歷,縱觀接二連三落馬貪官腐敗變質的軌跡,使我深切地體會到,任何一名領導干部,不論資歷深淺、能力強弱、貢獻大小,個人形象好不好、群眾威望高不高,既不是靠“名牌”包裝出來的,更不是憑“架子”支撐起來的。恰恰相反,身為人民公仆,穿戴的越是氣派,打扮的越是光鮮,群眾越是心存反感,與群眾的距離就會越拉越大,對自己的要求必然越放越松。楊達才便是最鮮活的“范例”。沉痛的事實告誡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各級黨政領導,務必保持清醒頭腦,既不要把自己降格為“名牌”的粉絲,更不能讓“名牌”銷蝕了艱苦奮斗精神。否則,遲早要陷身貪圖享樂、紙醉金迷、腐化墮落的泥潭。到那時,怕就再也笑不起來了!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