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互動頻道>博文精選 >正文

魯迅入選國學大師,引起一番爭議
來源:東南網 2012-06-11 編輯:黃水來

幾年之前,網上評出“十大國學大師”,魯迅入選,引起一番爭議。“魯迅算不算國學大師”便是爭議的焦點。反對魯迅入選與贊成魯迅入選的人,都因為與魯迅有些隔膜而顯得滑稽,他們想到的只是魯迅能不能算國學大師,卻沒有去想魯迅愿不愿當國學大師。

近日翻看《熱風·題記》,說的是魯迅為《新青年》寫隨感錄的概況。其中一段文字說及五四之后:“……只記得一九二一年中的一篇是對于所謂‘虛無哲學’而發的;更后一年則大抵對于上海之所謂‘國學家’而發,不知怎的那時忽而有許多人都自命為國學家了。”我知道魯迅評說過“國粹”與“國故”,卻已記不起也曾評說“國學”,便去翻閱那一年的文字。一篇叫做《估“學衡”》的其實是很熟悉的,只以《學衡》的創刊號為例,在刊發的文章中,檢出諸多砂子,把“學衡”派的梅光迪、胡先骕、吳宓等“國學家”都“估”進去了。魯迅說這些“掊擊新文化而張皇舊學問”的諸公,“倘使字句未通的人也算是國粹的知己,則國粹更要慚惶煞人!‘衡’了一頓,僅僅‘衡’出了自己的銖兩來,于新文化無傷,于國粹也差得遠。”至于其后的《“一字之學說”》,則是專說吳宓的,可算是對《估“學衡”》的一個補充。這兩篇文章足以說明,當時(!)這些“國學家”的國學根基實在不怎么的,與魯迅相比還差得遠呢。

魯迅批評這類“國學家”,卻并非因為他們的國學根基之不實,而是因為他們以“國學”來抵制新文化,連一個新式標點都在抵制之列;魯迅不想當“國學家”,并非因為不屑與這樣的“國學家”為伍。倒是因為近代無數史實的教訓,“古書里的弱水,竟是騙了我們,聞所未聞的外國人到了:交手幾回,漸知道‘子曰詩云’似乎無用,于是乎要維新。”這話他在《隨感錄四十六》中說的。此前,魯迅在《隨感錄三十五》之結尾處還這樣寫道:“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要義。只要問他有無保存我們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國粹。”他認為老調子已經唱完,中國人必須走出新路。

1 2 下一頁

首頁> 互動頻道>博文精選 >正文
相關新聞
·我和狗總有種我無法說清的親近感
·話說“表里如一”和“表里不一”
·千萬次地問,拿什么拯救老板跑路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福建要聞 國內熱點 文化教育 熱點專題
臺海播報 環球掃描 娛樂體育 互動反饋
生活服務 論壇熱貼 博文精選 報料投稿
< 返回首頁 | 回到頂部 >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日本韩国不卡中文字幕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亚州欧州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