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兒童用藥有五成超過規定劑量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2-04-27 編輯:唐麗萍
首都兒科研究所一位專家表示,很多藥品在說明書設置方面,存在很大缺陷。不僅很多中成藥中沒有兒童劑量的說明,而且在一些兒童藥品中也只是說明了兩歲以上兒童服藥的注意情況,而對于兩歲以下兒童往往沒有任何說明,或者只是一句簡單的“酌情用藥”或者“請遵醫囑”來一筆帶過,對于不良反應也沒有具體說明。“因此,很多時候兒科醫生往往都是‘經驗治病開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特級專家胡儀吉教授認為,因為兒童用藥種類少且說明書不全,兒科醫生處境很尷尬,要么沒有藥,要么劑量拿不準。并且一些在國外規定兒童禁用的藥品,我國可能還在用于兒童。“例如阿奇霉素,在美國不批準16歲以下兒童靜脈注射,否則就是違法。但我國都在用,只是標明16歲以下安全性不清楚。” 胡茵表示,盡管我國也非常重視兒童用藥問題,在已經發布的臨床診療指南、藥品須知和《中國國家處方集》中,有一些小兒內科的內容,且中華醫學會的兒科分會各學科也在不同程度制定了臨床指南和路徑,但的確缺少一部全面覆蓋兒科各疾病系統的權威的指導書籍。 由衛生部醫政司主辦的《中國國家處方集》(化學藥品與生物制品卷兒童版)全國征求意見會議不久前在北京召開。這是國內首部專為兒童編制的臨床用藥指導文獻,6月1日將正式面世。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全面覆蓋兒科各疾病系統的權威性用藥指導書籍,因此相關人士對這部文獻的編著表示極大贊譽。但也有專家認為,這本臨床用藥指導文獻作用盡管意義重大,隨著醫改的深入,僅一本文獻還不夠,尤其是目前國內兒童藥面臨的諸多問題仍有待解決。 胡茵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說,2011年3月,衛生部醫政司委托《中國國家處方集》編委會辦公室,組織全國150余名兒科著名醫藥學專家開始編寫兒童處方集。歷時一年多,終于編撰完畢并召開全國征求意見會議。 胡茵告訴記者,根據計劃,如果進展順利,這本書將在6月1日面世,作為六一節的禮物送給廣大中國兒童,并且將在今后每兩三年修訂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