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互動頻道>博文精選 >正文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給公眾投下陰影
來源:東南網 2012-04-12 編輯:黃水來

僅憑這樣的主觀分析來為老酸奶事件辟謠,可能還不夠力度,更何況在之前的諸多新聞輿論事件中,一些行業協會不能本著公正的立場說話,甚至與丑聞牽連,已經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企業代言人”的記憶。宋昆岡說企業使用工業明膠犯罪成本太高,所以不敢使用,這是基于常理的分析,應該說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敢用與用不用畢竟是兩碼事,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對于唯利是圖的企業,未必就安分守己不敢用,尤其是如果監管不到位的話,就更不能排除企業違法使用的可能。不久前,媒體曝光了東莞市中堂鎮經濟貿易辦公室副主任黎某文,為病死豬肉制臘肉臘腸的黑窩點通風報信10次受賄5萬元的丑聞。這樣的情景無疑會增加公眾對食品安全擔憂的心理。

至于宋昆岡所說的企業不會的觀點,就更有繞口令的特點,完全是正確的廢話了。奉公守法、有職業道德的企業,當然不會違法生產,把自己的利潤建立在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之上,這用得著宋昆岡來強調嗎?問題是公眾所擔心的,恰恰是現實中有的企業不能奉公守法,也沒有職業道德,這部分企業就像老鼠屎,哪怕只是一粒,也能毀掉一鍋粥。

鑒于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已經給公眾的食品消費投下陰影,公眾恐怕更有著“疑信其有,不信其無”之心態。在這種情況下,乳協僅僅拿基于常理的推測來為企業辟謠,是無法滿足消費者需要的,也是缺乏說服力的。至于協會如何提高公信力,顯然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反正從之前的表現來看,乳協對此次老酸奶事件的回應,只能說是說了些廢話。

上一頁 1 2

首頁> 互動頻道>博文精選 >正文
相關新聞
·干部被打倒,是毛澤東晚年的悲劇
·趙普應說清楚老酸奶和果凍的內幕
·評論:有一種制度叫公開稅收去向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福建要聞 國內熱點 文化教育 熱點專題
臺海播報 環球掃描 娛樂體育 互動反饋
生活服務 論壇熱貼 博文精選 報料投稿
< 返回首頁 | 回到頂部 >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 色综合网日本久久 | 中文字幕乱偷顶级在线 | 中文字幕免费乱码欧美 | 最新免费Av网址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