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個重大水利項目開工意味著什么
來源:東南網 2012-04-02 編輯:唐麗萍
一方面,通過骨干工程,統籌安排好流域與區域、沿海與山區、城市與農村的水利發展,兼顧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關系。另一方面,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像重視糧食安全一樣重視水資源,像嚴格土地管理一樣管理水資源,像抓節能減排一樣抓好節約用水,強化水資源指標的約束性作用,形成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的倒逼機制。 泉州,是我省經濟發達地區,也是我省缺水地區。這個市把13個縣(市、區)劃分為5個紅區、4個黃區、4個藍區實行分類管理。對被標為“紅色”的晉江、石獅,政府通過收回水資源論證報告審批權,限制和關閉高耗水、高污染企業,建設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措施,有效解決、改善了晉江、石獅缺水及水污染問題,由紅區轉變為黃區;對被標為“黃色”的惠安、泉港等地,加強對“取水、用水、排水”環節的監管,通過對取水許可、水功能區和節約用水管理等14項黃區管理措施,防止黃區水問題惡化,力爭黃區變為藍區。 通過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泉州有效解決了缺水、水質污染和用水效率低等問題,以全省8%的水資源量養育了全省22%的人口,支撐了全省27%的地區生產總值。 我省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先后開展了3個大型灌區、14個重點中型灌區、30多個一般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0.4萬畝,糧食單產畝均增加47.3公斤。 今后我省將更加嚴格執行水資源管理制度,多渠道籌措資金,建設新一批農業、工業、城市節水示范工程,落實“三條紅線”指標。力爭至2020年,水利用系數不低于0.53,全省平均工業用水重復率達70%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降至80立方米以下。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