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認為食品"將過期"概念太模糊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2-01-31 編輯:黃水來
更要防生產日期“躲貓貓” 網民“安規山炮”說,關鍵是禁止生產日期“躲貓貓”。 李英鋒的文章指出,比之要求經營者對即將過期食品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管住食品標識中的“貓膩”是更重要更迫切的,“貓膩”不除,經營者對即將過期食品的醒目提示就難以做到科學準確,食品標識中沒有了“貓膩”,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內容真實清晰,易于識別,那么,標識本身對于消費者才能起到醒目提示的作用。 新浪一微博主說,提醒大家選購食品時要注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是否牢靠。如果食品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一擦就掉,就很有可能是為了盈利而對過期食品改“生日”。微博主“三娃的世界”也提醒說,要警惕企業把過期食品重新打印日期再出售。還有網民說,應該要求廠商增大食品生產日期的字體,并且印在包裝顯眼的位置。 李英鋒的文章說,監管部門整天督促經營者就即將過期食品作提示,會耗費很多人力,且效率低下,難以收到理想效果,而監管部門治理食品標識“貓膩”則是找準了抓手,有的放矢,會明顯提高監管效率。 署名“梁寶華”的博主則建議道,超市應推廣“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集中銷售,適當打折。設“快到期食品專柜”后,保質期由暗變明,給消費者的選擇帶來方便。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