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春秋:元帥廟奉祀的是何元帥
來源:東南網 2011-11-13 編輯:黃水來
福州主城區有一條鼓西路,因位于早已拆毀的鼓樓的西面而得名。這條路上有一支路名肅威路,這是一條“將軍路”,為紀念民國11年出任福建省長的“肅威將軍”薩鎮冰而命名,很現代;無獨有偶,不遠處還有一條元帥路,取名卻很古代。據清《榕城考古略》載,這里原是福州的一條內河,“其南河墘,俗稱虎婆宮河墘,亦曰元帥廟河墘”,河墘者,福州俗語也,指緊靠河沿,可知填河改路后始有其名。 沿著元帥路尋訪,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廟“虎婆宮”,我已有專文此不贅述。繼續前行,臨近“雙拋橋”--曾經的水陸碼頭,現繁華已歇成了觀賞旱橋,街頭果然見一寺廟側身在酒樓飯店夾縫中,抬頭見正面大門上鑲“祖殿元帥廟”匾額。看架式,也是和大多寺廟一樣歷經刼難,而刼后余生,而災后重建。廟里狹長如弄堂,昏黑似黃昏。邁進大門往里走,過了一會兒眼睛才逐漸適應,才能專注于廟里的匾聯塑像。正面深處一龕,塑一神金身靠帔插翎,上書“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只是神像太小氣勢不夠。旁邊有一對聯:佛號歌舞菩薩,道稱會樂天尊,說明了元帥的身份,主管歌舞娛樂是戲神或大點說是藝神,且躋身佛道兩界。中國的神靈為擴大影響,爭奪信徒,多采取手段讓自己腳踏兩只船,于是這戲神既是菩薩又是天尊就不足為怪了。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