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互動頻道>博文精選 >正文

離諾獎很近,但離大師式教育還遠
來源:東南網 2011-09-22 編輯:黃水來

學者艾瑞予曾有過如此慨嘆,“曾照亮了中國學術天空的那批大學者,竟然都是民國時期的‘出產’,而隨著歲月的滾滾向前,他們已經漸次凋零。令今人難堪的是,他們所留下的位置,竟然找不出有誰可以代替,甚至稍稍與之比肩”。盡管81歲的袁隆平依舊雄心萬丈,“準備用10年實現畝產1000公斤的夢想”,但是10年之后,誰有能力接過他以及他們手中的重擔呢?

今年6月份,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曾津津樂道地稱,10多年來,北大校友中誕生了79位億萬富豪。這些富豪中,雖然也有一些出類拔萃的人才,但他們能否稱得上國際創新界的佼佼者,尤其是具備突出的原創能力卻很值得疑問。理論上講,一所大學培養富豪也是其成就之一,無可厚非,但作為國內頂尖大學,如果只能以培養富豪自傲,無法孕育造就大師,這顯然是最大的悲哀。梅貽琦先生變曾說過:“大學,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社會上也曾出現過“國學大師”的龐大身影,然而,經不起媒體一番質疑,頓時轟然塌下。種種跡象表明,在這個物質異常豐富發達的時代,大師仍舊極度稀缺。

重塑大師,必首先重塑一個社會的學術精神,重新打造一個推崇學術研究的教育氛圍。從“廣義”上講,就是改革教育體系,平衡教育資源,營造重學習重創新的濃郁氛圍;從狹義上講,就是打造更具激勵和嚴肅淘汰意義的學術體系,在加大資源傾斜力度的同時,對那些造假、抄襲、欺騙等學術不端行為嚴肅淘汰,而不是任其假以“學生行為”的托辭,肆意侮辱“院士”頭銜。可以肯定,這個道路曲折而漫長,但大師的孕育與誕生,從來就沒有捷徑可言。

上一頁 1 2

首頁> 互動頻道>博文精選 >正文
相關新聞
·大冶有色被指排污熏倒小孩 稱不排除泄漏問題
·關注:員工熱死,管理者心可安?
·張杰稱謝娜是生命中最好的人(圖)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福建要聞 國內熱點 文化教育 熱點專題
臺海播報 環球掃描 娛樂體育 互動反饋
生活服務 論壇熱貼 博文精選 報料投稿
< 返回首頁 | 回到頂部 >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综合色区国产亚洲另类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