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今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1-07-13 編輯:唐麗萍
6月CPI增幅6.4% 是否見頂引爭論 根據此前統計局提前發布統計數據的規定,6月的居民消費指數(CPI)于7月9日正式發布,數據顯示6月CPI同比上漲達6.4%,食品價格上漲14.4%,其中,豬肉價對CPI的貢獻高達21.4%。 繼蔬菜之后,豬肉又成了領漲居民消費水平的又一“出頭鳥”,對于未來食品價格走勢專家們給出了不同觀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破六”更多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連續漲價的翹尾因素在今年上半年積累的滯后反應,翹尾因素已經達到頂峰。他特別指出,不少新漲價因素在國家調控作用下正在收斂。 與此同時,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訪問時也強調,CPI破“六”已達到了年內頂點,并不意味著中國進入了高通脹時代。領漲CPI的食品因素與貨幣的關系較弱,由于前幾年積極貨幣政策的推動,貨幣量激增甚至有些濫發,但總體不會導致長期的通貨膨脹,此次CPI的攀升主要還是由豬肉價格的階段性上漲所致。 雖然多數機構和專家都表示,CPI已經達到了年內頂點,下半年將有所回落的預測幾成共識,但仍有一些人對此表示了質疑。興業銀行魯政委就認為,6月通脹難言見頂,自2010年7月至今絕大部分月份的CPI環比都高于正常月份的水平。從環比觀察,仍未見到CPI出現下降苗頭。 “我國貨幣政策正在發揮效果,通脹的走勢正在放緩。”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盡管6月份我國CPI同比漲幅創3年來新高,但核心通脹率即剔除核心農產品和能源的通貨膨脹指數其環比正在下降,貨幣政策抑制通脹是有效的。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