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 賴煒娜 主持?曾凡可 攝制 李濤 繆志濤
?
為觀鳥,他跑遍福建山水;為得到黑臉琵鷺過冬的第一手材料,他在寒冬跳進齊腰深的泥灘;為保護濕地,他四處奔走呼吁。是觀鳥達人,也是環保衛士,他就是鳥類家園的守護者——楊金。
2003年2月21日,楊金和幾位自然愛好者成立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2003年11月至今,楊金每個月定期組織參與對福建省閩江河口濕地的鳥類進行監測,獲得了許多寶貴數據并提交給政府部門作為鳥類保護的依據。他還自籌資金,于閩江河口濕地建立了第一個鳥類監測站。這些都有效阻止了過度圍墾、捕獵鳥類的行為,為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做出了貢獻。
2007年9月起,楊金和志愿者們用了10個月開展保護閩江口濕地的宣傳行動,編印10000份宣傳資料,在潭頭中心學校、長樂一中、潭頭克鳳村等基層學校和社區積極宣傳閩江口濕地的知識和保護的重要性。
為避免許多濕地因開發不復存在,楊金曾多次拿著觀鳥記錄找開發商“談判”,要求小區建設保留濕地或原生態樹種。他的努力讓一些開發商也有所觸動,如福建一家著名地產商,劃出了三百多畝濕地保護范圍建成一個生態公園,現在這片地成為了鳥兒們的樂園。
如今,楊金和伙伴們高興地看到,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已有成效,來此過冬的珍惜鳥類數量明顯增加。被譽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也從以往觀測到的最多3只增加到了8只。因其在生態保護方面的貢獻,楊金被提名為2004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并獲得“福建省十大綠色人物”稱號。
在觀鳥協會籌建之初,當地的響應者并不多,只有3個組織者,僅吸納30多個外圍的會員。如今,這個協會已有1300多名正式會員和100余名長期志愿者。在采訪中,楊金一直強調團隊的力量,“是觀鳥會志愿者和會員的同心協力,才使很多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正如采訪結束時他所說:“觀鳥人越多 殺鳥者越少。給鳥類更多更好的生存空間,其實就是在給我們自己構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東南網記者 陳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