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人工智能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之間五番棋大戰的最后一局在首爾收官,AlphaGo執白獲勝。全球矚目的人機大戰以AlphaGo的4:1獲勝落下了帷幕,引網友熱議。此次人機大戰,已遠遠超出了競技的范疇,更多的人關心的是人工智能的“成長”會不會在未來威脅到人類。 [詳細]
李世石落敗,但憑此就能說“人工智能戰勝人類”?
憂慮并非空穴來風。圍棋巨大的想象空間、多變的棋局形勢,向來被認為是人工智能難以逾越的障礙。AlphaGo的勝出,向世界展示出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 [詳細]
不過,沒有必要過度夸張AlphaGo的智能水平。它在對弈中使用的策略網絡、估值網絡和蒙特卡洛樹搜索算法和人類的思考方式還不能相提并論。更重要的是,它既不能領會圍棋的美感,也不能體味棋枰落子間所蘊含的文化和哲學意味。靈感、熱情與想象力,依然是人類“專利”。所以,憑借圍棋比賽就說“人工智能戰勝人類”,有失偏頗。 [詳細]
AlphaGo戰勝人,實質上機遇大于威脅
AlphaGo開啟了人類利用人工智能的新時代,并有可能深入而廣泛地讓人類文明迅速發展。由于人工智能能夠自我學習,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強,而且搜集和貯存的數據會越來越多,將會在新產品的研發、預測分析、推廣等方面產生巨大的效應。具體而言,如果AlphaGo的自我學習能力、大數據貯存和分析功能應用到醫藥領域,將會是人類的福音。 [詳細]
關鍵是人類如何引導、規范智能技術發展的方向
人工智能的利用價值毋庸置疑,但關鍵問題是,人類如何去引導、規范、限定智能技術發展的方向、界限和目的。應當讓智能機器“知道”,它們的出現不是為了戰勝人類,而是服務人類。因此,真正的人機大戰,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發展過程之中,而其中重要的一場戰役,是人類能否控制自己的心智,去發展合理的智能技術。 [詳細]
不管怎么說,生逢這個時代,有機會見證科技的突破發展,都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