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享樂奢靡問題必須露頭就打
2025-04-28 13:52:0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十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一級巡視員趙貴軍揮霍浪費公款、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朵海生借考察之名組織旅游等案例赫然在列。這些頂風違紀行為猶如一記警鐘,警示我們:公款享樂奢靡的頑疾仍未根除,過緊日子的弦須臾不可松。 厲行勤儉節約是中央八項規定的重要方面。然而,個別黨員干部卻陷入奢靡享樂的泥潭:違規建設的樓堂館所比拼奢華,培訓調研的行程里塞滿私心,公款支付的賬單中藏著貓膩。這種“臺賬上的排場”不僅虛耗財政資金,更讓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蒙塵,在黨群之間劃出無形的鴻溝。 公款奢靡之風為何屢禁不止?表面看是紀律意識淡薄,根子上還是“唯上不唯實”的錯位政績觀作祟。有的干部把公款當“唐僧肉”,以“花公家錢不心疼”的心態肆意揮霍;有的部門搞“形象工程”,用豪華裝修撐起“政績門面”;更有甚者借黨建活動之名行旅游之實,讓紅色教育淪為“紅色旅游”。這些行為猶如蛀蟲,蠶食著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政績不在排場里,民心方是試金石。對違反過緊日子要求的公款享樂奢靡問題必須露頭就打、一嚴到底,做到把寶貴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上。紀檢監察機關要擦亮監督探頭,既要借力干部群眾的“雪亮”眼睛,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提升發現問題精準度,又要以規范“三公”經費管理為切入點,織密制度“防護網”,持續鞏固深化治理成果。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推動各單位把過緊日子的要求真正融入日常、做在經常。 節用不是吝嗇,讓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不是讓干部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而是要讓財政資金回歸公共屬性。對于黨員干部而言,當以“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的清醒,厘清公私界限,既要在嚴守紀律中筑牢底線,更要在為民服務中彰顯價值。當公款真正用于民生福祉,當艱苦奮斗成為行動自覺,過緊日子的要求才能從文件走進現實,化作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這,才是“緊日子”最生動的時代注解。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