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門的群眾工作”丟不得
2025-04-25 09:52:23? ?來源:湖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閱讀提要 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面對群眾不耐煩,甚至躲著走、繞著走,如此“不讀不回”“已讀不回”“已讀亂回”,只會寒了群眾的心。 □ 湖北日報評論員 張雙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信訪舉報83.4萬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23.1萬件次,最終處置問題線索50.2萬件,立案22萬件。翔實的數據傳遞出反腐敗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的強烈信號,彰顯了信訪舉報工作作為問題線索“主渠道”、反腐民意“晴雨表”的重要作用。 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對群眾來說,如果不是遇到難事,受了委屈,也不會奔波勞累,到有關部門信訪反映訴求。但對信訪干部來說,正確處置群眾來信來訪,卻是個極具考驗的活,一旦處理不當,輕則挨幾句罵,重則可能被問責,崗位壓力之大,導致一些黨員干部“怕”信訪。現實中,有的對信訪工作重視不夠,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有的只接招不出招,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久拖不決;有的態度生硬、方法簡單,面對群眾不耐煩,甚至躲著走、繞著走。如此“不讀不回”“已讀不回”“已讀亂回”,只會寒了群眾的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信訪問題當中,雖然有不少“老大難”,解決起來不容易,需要花時間、花精力,但面對大多數訴求,如果信訪干部跟群眾講清道理、疏通心結,就有解決的可能。“怕”信訪工作,歸根到底,還是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風有問題,為民意識不牢,責任意識薄弱。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不能因為問題棘手,就敷衍塞責、推諉扯皮,更不能因為怕出錯怕擔責,就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這種作風蔓延開來,勢必會影響群眾的訴求解決,傷害群眾信任,損害黨和人民血肉聯系。 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過程,也是為民排憂解難、監督權力運行的過程。有干部因怕被群眾“纏著”從廁所跳窗逃走,為群眾不齒、被依法查處,也有干部坐著輪椅為群眾排憂解難,被評為“最美信訪干部”。面對群眾訴求,應該不畏難、不回避,敢于動真碰硬。即便問題一時解決不了,也要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而不是見事兒就躲、扛事兒就軟。尤其是基層矛盾復雜又具體,信訪干部不僅要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還要走出去、走下去做群眾工作。“四下基層”其中一條就是“信訪接待下基層”,只有到村里去、到家里去,才能真正摸清群眾愿望和訴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舉一反三,加以改進,更好為群眾服務。 抓牢抓實信訪工作,需多管齊下、精準施策。既通過健全協同聯動機制,解決好接訪單位“單打獨斗”“心有余而力不足”等問題,又完善激勵約束制度,引導干部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既要求干部自身嚴守法紀、不越紅線,又對于個別靠鬧事爭利的行為,堅決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予以處置。信訪是黨和政府傾聽民聲、改進工作的重要途徑,唯有以法治為基、以制度為梁,才能推動信訪工作進一步成為糾治問題、造福于民的“潤滑劑”和“助推器”。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