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泥土方能摸清社情民意
2025-04-25 09:52:23?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日前,寶雞市渭濱區清姜街道寶橋社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創新打造的“360全方位服務體系”引發關注。這個社區通過“橋之音”微信平臺架起黨群連心橋,以“街坊共治”模式凝聚居民智慧,用“15分鐘生活服務圈”延伸服務觸角,生動詮釋了基層治理唯有俯身傾聽基層聲音,方能收獲豐碩果實。 然而,當下有的基層調研卻異化為形式主義的秀場。精心設計的路線成了“觀光旅游”,座談會淪為“劇本表演”,問卷調研變成“數字游戲”。這種“塑料大棚里育鮮花”式的調研,看似繁花似錦,實則難經風雨。當厚厚的調研報告對真問題避而不談、對假數據大書特書時,治理體系便滋生了危險的“盆景思維”。這與治理本義背道而馳。 檢驗調查研究成效的標尺,在于是否真正摸清社情民意,是否切實解決實際問題。近年來,我省各地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研作為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的有力舉措,從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到城市更新的背街小巷,調研解決了一批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實際問題。比如,西安市新城區為外賣騎手打造暖心驛站,紫陽縣人民法院推進“法院+綜治”聯動共建,清澗縣赴外省取經賦能基層治理……這些深入一線的調研活動,真正體現了“用腳步丈量民生”的治理自覺。 “入山問樵,入水問漁。”新征程上,黨員干部當扎根實踐破解時代課題。走進建筑工地傾聽社保期盼,蹲守菜市場感知物價脈搏,駐守急診室觸摸醫改神經,這些沾著泥土的調研,才是檢驗治理成效的試金石。唯有讓雙腳深深扎進民生土壤,才能把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擦得更亮,使其成為破解難題的“金鑰匙”,在時代的答卷上書寫出讓人民滿意的治理篇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