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網絡培訓亂象,也需看到中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2025-04-25 09:52:46?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作者:伍里川 “知名中老年線上教育機構三年賣課1.8億元”“把握下一個風口:銀發經濟熱門賽道”……近年來,中老年人線上興趣培訓產業迅猛發展,各類機構紛紛入場。與此同時,網絡培訓圍獵中老年人現象也頻頻顯現:低價引流高價賣課、所謂名師并無資質、虛假宣傳授課質量差。 這些套路并無出奇之處,本質上大同小異。此前媒體披露過網絡主播培訓市場亂象:機構魚龍混雜、培訓課層層開班、套路深,甚至暗藏騙局,就是明證。這也說明,在培訓市場中,忽悠者玩來玩去還是“老幾樣”。 然而,某些網絡培訓機構的話術和手段卻對部分中老年人特別“受用”。媒體記者調查時發現,在一門國學直播課中,“名師”通過分析學員的姓名、手機號和房屋戶型圖來“斷財運”“看風水”,通常兩三次的直播互動,就能讓部分學員對機構產生初步信任。無疑,煞有介事的“秘術”傳播,為后續“定點突破”“請君入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事實上,洗腦加低價誘惑,令一些中老年人陷入深坑,難以自拔。 客觀上,一些中老年人對網絡涉獵不深,“數字鴻溝”的存在也讓他們深感迷茫,對于套路和陷阱缺乏識別技能。但應該看到,一些網絡培訓機構精準切中需求,大打“健康牌”“國學牌”,走“情感路線”,用甜言蜜語哄騙中老年人上鉤,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隱蔽性。一些中老年人不聽家人之勸、只聽“名師”指點“迷津”,關鍵原因就在于此。 網絡培訓出現圍獵中老年人現象,不僅直接坑害了中老年人、危及家庭和社會穩定,還打擊了中老年人求知和社交的積極性,阻礙了銀發經濟的健康發展。個中問題,不容小覷。 當下,銀發經濟方興未艾,呈現一片紅火局面。《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及指標體系研究》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老年人口消費總量將達到12萬億元至15.5萬億元。市場體量大、前景廣闊,是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動力。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提出,通過搭建、完善老年教育平臺豐富老年文體服務。國家層面的鼎力支持,更是為銀發經濟注入強大的政策加持力。 這一紅火局面,不容破壞。應該看到,《意見》明確要求“打擊涉老詐騙行為”,這是保護中老年人合法利益、營造網絡培訓良好生態的關鍵所在。因此,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為中老年人創造更多福祉,也堅決清理套路和陷阱,是題中應有之義。針對一些利欲熏心、別有用心的機構所制造的亂象,必須加大遏制力度,依法依規進行嚴肅治理。 與此同時,也應看到中老年人學習新技能的需求與熱情,多領域協調資源、增加供給,已成為必須正視的現實命題。正如專家所建議的,針對該行業缺乏宏觀統籌的問題,可以將其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由政府確定標準,明確質量要求,并鼓勵市場提供更多高質量的課程。現實中,一些城市街道、社區常態化開展公益講座,或組織圖書館、高校進社區宣講知識、推介書籍,成效明顯。當越來越多的優質課程出現,老人也就不會偏信某些高價宣傳了。此外,當通過善政激勵,吸引更多具有品牌效應的社會機構進入相關行業,以規范化、系統化的培訓模式贏得中老年人的心,就能助力市場“洗牌”,逐出那些“套路型”機構。 一言以蔽之,亂象叢生的市場亟待深度治理,渴求新知的心靈亟待呵護。以實際行動幫助中老年人,使之免于被欺騙、被傷害,迫在眉睫。(伍里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