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公共圖書館有更多“打開方式”
2025-04-25 09:52:46?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光明時評】期待公共圖書館有更多“打開方式” 一年一度世界讀書日,多家圖書館上新趣味玩法。從舉辦趣味講座到提供“智趣”服務,再到舉辦沉浸式展覽,“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跨越千年時空的文化漫游”……這使得圖書館越來越有魅力,人氣也越來越高。 一項有關上海市民閱讀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經常前往的公共閱讀設施是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在上海何以如此深受青睞?答案就是,相關部門不斷拓展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使之成為寶藏之地,“玩法”更多了,交互性更強了,讀者的參與熱情也就更澎湃了,便會時常來打卡、競相來“拔草”。 據統計,去年,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48個,總流通134197萬人次。如何進一步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價值,讓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上海的做法值得關注。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已連續12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打造書香社會,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身為城市文化重鎮的公共圖書館,當仁不讓。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也提出,“鼓勵因地制宜布局文化設施,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對免費開放公共文化設施提供延時錯時服務的激勵政策,提高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無障礙和適老化程度”。 如何優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上海多家圖書館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比如,上海市嘉定區推出首個智慧化適老閱讀場景試點,意在以身邊的科技助力銀發群體跨越“數字鴻溝”。精準發力,化解痛點,完善老年閱讀服務體系,讓老年閱讀友好氛圍更加濃厚。再比如,上海寶山區圖書館積極拓展“有聲圖書館”覆蓋面,投放閱讀服務至多條公交線路的站臺,讓市民游客在候車、散步間隙即可“隨時掃碼,想聽就聽”。這些探索不僅為市民帶來美妙的閱讀體驗,也為打造書香社會提供了支撐。難能可貴的是,上海在公共圖書館新玩法的探索中,還將服務觸角延伸至長三角乃至全國。這也給我們啟迪,圖書館要大膽“走出去”,讓地域文化火起來,助力書香中國建設。 人民群眾多讀書,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會厚重起來、深邃起來。當公共圖書館成為既能觸摸宋韻茶香、又能對話AI科技的多元空間,當“有聲圖書館”延伸至公交站臺、公共圖書館輻射更遼闊區域,閱讀便不再是單純的文字消費,而升華為一座城市對人文價值的堅守與創新。我們樂見更多這樣的創新探索,讓公共圖書館真正成為一個讓文化呼吸、與城市共發展的生命體。 (作者:王石川,系媒體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