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釋放AI技術創造新潛力
2025-04-24 10:09:43? ?來源:河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4月21日至22日,2025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通過修訂《專利審查指南》,發布《人工智能相關發明專利申請指引》等,明確人工智能參與的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專利保護,完善了人工智能專利“創造性”的審查標準。(據央視新聞4月22日報道) 數字化浪潮下,人工智能應用于技術創新與發明創造已不鮮見,如何明晰相關技術研發的法律保護邊界卻是一個新問題。明確人工智能參與的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專利保護,回答了創新主體普遍關切的核心問題,有利于進一步釋放AI技術創造新潛力。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中國以69.7%的全球AI專利總量占比穩坐頭把交椅,在AI領域學術論文發表方面持續領跑。此次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價值肯定,也是對權利人的創新激勵。這一制度保障,能夠從根本上激發科技人員應用新技術創新創造的積極性,為技術創新與發明創造安裝提速器,進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發展。 為創新賦權,也為產業賦能。知識產權連接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專利保護此次擴容,明確侵權責任邊界,強化法律制度威懾,為人工智能參與的發明創造提供了更周全的保障,有助于前沿技術成果更高效地走出實驗室,加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在政策護航下實現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雙向奔赴。 回顧知識產權制度演進歷程,英國作為現代知識產權制度的策源地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搖籃,憑借專利保護體系為關鍵技術創新扎牢法律籬笆。日本、韓國通過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推動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促成知識產權價值轉化與創造能力提升實現良性互動。相信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不斷健全完善,人工智能技術必將進一步釋放更大潛力,加快帶動傳統產業突破創新,賦能催生新興產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