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香里與一座城相擁
2025-04-22 10:20:57?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新重慶-重慶日報評論員 張燕 卡夫卡說,“閱讀是砍向我們內心冰封大海的斧頭”。 文字的力量,直抵人心深處。當“沂蒙二姐”將白雪比作“老天爺撒的糖霜鹽”、把麥浪喻為“大地抖開的綢緞”,當杭州初三學生在《舊軌還鄉》里寫下“鐵軌銹成了記憶里的虛線,故鄉洇成了底片上的殘影”,你會感受到扎進泥土的詩意,觸碰到繾綣綿延的鄉愁……閱讀,從來不只是翻動紙頁的聲響,它還是人與歲月的合奏、人與命運的對話,是人與時代的共鳴。 人如此,城亦然。一座城市的酷炫,來自賽博朋克的摩天樓宇;一座城市的靈魂,則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書香中。上海的思南書局,是柳亞子靜心耕讀的地方,承載著上海的文脈和歷史印記;深圳的24小時書吧,亮著永不熄滅的燈,撫慰著奔波的年輕靈魂;重慶的軍哥書屋,在防空洞里集納近20000冊歷史文化書籍,成為城市最獨特的風景……當書香抵達街頭巷尾,城市變得無比鮮活、生動。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4月是重慶的全民閱讀月。今年,重慶將以“讓一座城愛上閱讀”為主題,舉辦全民閱讀盛典、全民閱讀大聯展、鄉助閱讀公益計劃等活動;支持商場、寫字樓、餐飲、咖啡館等場所設立“閱讀+”空間;依托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實體書店等精心設計2至3條文化旅游線路……在書香里,我們得以與一座城的靈魂相擁。 但是,人們并不是只在世界讀書日,才想到“書的意義”,重慶也不是只在全民閱讀月,才珍視“讀的價值”。當前,重慶正在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想看書了,走進軌道交通站點隨手就能借,全市超過2000個公共圖書館都能還。對重慶而言,閱讀不是一個儀式,而是如呼吸一般的“日常”。 讀書,是重慶人刻進骨子里的習慣,也是重慶城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大事。“聚力打造文化旅游強市”成為重慶2025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成市少兒圖書館新館等項目”“創新全民閱讀活動服務供給”“弘揚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的城市精神”成為一種高度共識、集體行動。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有句名言,“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鋼琴家魯賓斯坦也說過,“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她擁有多少書店”。目前,重慶已累計建成公共圖書館分館1807個、文化館分館1287個、公共文化新空間412個,全市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增至820平方米,城鄉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2%。當城鄉書房如雨后春筍,當文化驛站悄然生長,重慶被濃濃的書香包裹,變得柔軟又堅韌。 千年前,陶淵明寫下“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將閱讀當作生命的養分;朱熹寫下“問渠那得清如許”,將閱讀喻為活水的源頭;蘇軾寫下“腹有詩書氣自華”,道出書卷對靈魂的雕琢。而今,重慶人依然相信:書頁翻動時,世界便打開了。那些書店里的燈火、圖書館的長椅,正默默滋養著一座城的靈魂——從此,山不只是山,是文化的層巒疊嶂;江不只是江,是思想的奔流不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