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不容個人任性
2025-04-21 10:29:34? ?來源: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近日,深圳鐵路公安處通報,43歲旅客吳某某在深圳北站不聽勸阻,用身體阻擋高鐵車門關閉,因妨礙交通工具正常行駛被處以行政拘留。 從技術層面看,高鐵運行是分秒必爭的精密工程。車門關閉與列車啟動的指令直接關聯調度系統,強行阻攔車門不僅可能觸發緊急制動,導致全車延誤,更可能造成車門機械結構損傷,埋下運行隱患。數據顯示,單趟高鐵延誤1分鐘,可能影響后續3-5趟列車的運行計劃,波及數百旅客行程。若在高速行駛中車門意外打開,乘客甚至可能因氣壓差被甩出車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這種將個人便利置于全車人生命安全之上的行為,本質是對公共安全底線的危險試探。 類似漠視公共安全的案例并非孤例。“霸座男”“霸座女”無視座位歸屬權,游客翻越景區防護欄拍照墜崖,醉酒乘客在飛機上毆打乘務員干擾飛行安全……這些極端行為背后,暴露的是少數人公共安全意識的淡薄與僥幸心理。他們或認為是“小事一樁”,或企圖通過極端行為滿足個人訴求,卻忽視了公共場所有別于私人空間,每一個舉動都可能引發“蝴蝶效應”。2018年某女子扒阻高鐵車門事件,不僅導致列車晚點,更引發社會對公共安全意識的廣泛討論;而搶奪公交方向盤案件,曾造成車輛失控、人員傷亡的慘劇。 法律對違規行為的嚴懲,本質是對公共安全的剛性守護。對阻攔高鐵女子處以行政拘留,既是對個體違法行為的懲戒,也是向社會傳遞“規則不可觸碰”的明確信號。在法治社會,公共安全是不容討價還價的,法律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震懾潛在違法者。只有讓違法成本清晰可見,才能遏制“破窗效應”,避免更多人效仿?!笆澜缟衔ㄓ袃蓸訓|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倍?,正是守護公共道德與安全的最后防線。 以法律為盾、以規則為尺,讓敬畏安全成為每個人的行動自覺,才能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讓現代社會的運行更有序、更溫暖。 (作者系教育工作者)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