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須守住法律和倫理邊界
2025-04-21 10:29:53? ?來源: 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上海安福路被稱為“街拍的宇宙中心”。在那活躍的,除了專程來此打卡的游客外,還有一群“老法師”,他們拿著“長槍短炮”來找尋街拍靈感。然而近年來,安福路“老法師”們陷入輿論爭議。最近,一段上海一女子在安福路上怒懟“老法師偷拍”的視頻就在網絡上爆火。 夏日,部分攝影愛好者未經允許,就把鏡頭對準著裝清涼的女性,還將照片、視頻上傳社交平臺上吸引流量、獲得廣告投放,由此牟利。這種行為不僅侵犯被拍攝者的合法權益,還裹挾著“性別凝視”,引發公眾的深思。 一些攝影者以“公共場合無隱私”為借口,在社交平臺發布未經授權的街拍作品,貼上“清涼穿搭”等吸睛標簽??擅穹ǖ涿鞔_規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其肖像。即便在公共場合,被拍攝者也有拒絕被拍的權利。 更糟的是,在社交平臺“清涼街拍”標簽下,熱門視頻常以女性腿部、腰線等為特寫,把女性身體當作消費對象。某些“老法師”把鏡頭故意聚焦女性身體局部,將正常著裝扭曲成“性感符號”,這是對女性的物化與不尊重。有女性網友吐槽,穿吊帶出門就像成了“展品”,被鏡頭盯著渾身不自在。還有女性反映,在公園穿吊帶裙散步時,遭“老法師”圍堵跟拍。 作為一種街頭文化活動,街拍豐富了公眾的城市文化生活,本應記錄時代穿搭風貌,展示城市之美、人文之美,但不應“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更不能成為偷拍者的“通行證”或“遮羞布”。 打破這一困局,攝影行業應制定《街拍倫理指南》,明確“先詢問、后拍攝”原則;社交平臺要加強內容審核,攔截侵權標簽與惡意剪輯;公眾也要像安福路上怒懟“老法師”的女子那樣,勇敢對越界行為說“不”,積極維權捍衛人格尊嚴。 街頭攝影應是展現時代魅力的窗口,而非冒犯他人的工具。只有將尊重個體意愿融入創作,鏡頭語言才能傳遞善意與美感。守住法律和倫理邊界,遠比單純捕捉畫面重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