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AI洗頭不妨包容以待
2025-04-21 10:29:34?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光明網評論員:對AI洗頭不妨包容以待 【閱讀提示】廣州多區出現“AI洗頭”,約19元/次,13分鐘洗好 光明網評論員:據報道,近日,廣州出現多家“AI洗頭店”。商家通過全自動設備,為顧客提供智能化洗護服務。顧客躺上按摩床后,可以選擇速洗、普通、加時、淋水或養護模式,力度有低、中、高三檔,還能根據頭發長短選擇相應模式,約13分鐘即可完成洗護全流程。 商家打出“AI洗頭”的招牌,當然不止上述功能和服務。據新聞中的商家介紹,AI洗頭可通過機器設備,為顧客提供智能化的發質和頭皮健康檢測,并根據顧客發質的干性、油性以及頭皮特征,匹配相應的洗發水和洗頭模式。一套服務下來,收費只要19.9元,比許多發廊還便宜,吸引不少消費者前去體驗。 對AI洗頭這一新生事物,各方看法紛紜。有人認為是商家的營銷噱頭,也有人認為是一種消費場景創新,還有人質疑AI洗頭的體驗不佳,“沒有抓之類的(操作),純屬就是水沖”。的確,這些年,有不少打著“黑科技”噱頭的“偽科學”騙局,比如前些年出現的“量子鞋墊”,商家宣稱鞋墊內置量子芯片,能疏通經絡、平衡內臟、排毒養顏等,甚至有的說泡腳水變色就是毒素被排出。顯然這些說法毫無根據,不過是借科學之名,收割缺乏辨別能力的消費者。 但對比來看,AI洗頭顯然不能被簡單劃為“偽科學”范疇。從商家的介紹來看,AI洗頭提供的這些功能和服務,理論上的確可以通過“AI+”提供。在今年的消博會、廣交會等展會的前沿科技展區,服務機器人已經唱起了“主角”。從迎賓、導引、表演,到端茶、倒水、清潔,甚至除冰、防爆等等,都有機器人的身影。人形機器人頻頻“出圈”,其強大能力和應用潛力令人驚嘆。在此背景下,AI洗頭,似乎也沒什么可新奇的。 從監管角度而言,AI洗頭作為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應當予以包容審慎的監管。我們當守住兩個底線,一是要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商家應當對服務全過程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確保機器設備的安全性、穩定性,保障顧客在消費過程中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二是商家不能虛假宣傳、夸大宣傳,不能假借AI之名,對服務質量和效果作出超出實際的承諾,從而誤導消費者。 在上述前提下,我們樂見商家拓展服務場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服務選擇。釋放服務消費發展的潛力,本就需要我們擴大服務供給,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提升服務品質。最近,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其中就囊括了旅游列車、空中游覽、跳傘飛行、超高清電視、微短劇等新業態、新場景。這也啟示我們,不妨對AI洗頭等創新事物包容以待,這也是多元化消費場景的一部分。 至于那些“營銷噱頭”“體驗不佳”的討論,倒不如交給市場來評判。說到底,市場自有一套優勝劣汰的法則。如果AI洗頭只是一種營銷噱頭,那消費者定會用腳投票,店鋪肯定難以長久;相反,如果AI洗頭店能經營下去,那也無需我們為消費者杞人憂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