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進山海”是一場流量逃離
2025-04-17 09:37:44?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每逢假日,當“人從眾”的假日圖景刷屏時,許多年輕人卻悄然調轉方向。他們放下攻略、遠離“熱榜”,在“冷門”小城、鄉野村落或城市角落開啟了一場場“反向花式旅行”,讓假期回歸松弛本質。(4月1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曾經,旅游一度被異化為“集郵式”的社交貨幣。在算法推薦和營銷的攻勢下,似乎只有被種草的地方才值得去、只有去熱門景點才算見世面。于是,很多人盲目跟隨流量的腳步,景點必須“網紅”,行程必須“爆滿”,拍照必須“出片”,哪里爆火就往哪里去,哪個地方出圈就往哪扎堆。同款照片拍攝、同款飲料品嘗,甚至還有同款造型、同款vlog……“打卡清單”上各種各樣的“同款”令人目不暇接,一度帶火了“流水線公主”等約拍產業。不少人在匆匆忙忙中奔赴一個又一個“必去榜”,出門一趟比上班還忙。最終,名勝古跡未必記得多少,風土人情也不見得品味幾何,整場旅行的重心恐怕都放在了“精裝”朋友圈上。 “世面”其實是世界的每一面。當下,越來越多年輕人看穿了流量陷阱的套路,積極解綁,讓生活從“給別人看”逐漸回歸到自己的真實體驗,也由此催生躺平式旅行、反向旅行等新型旅行范式。他們注重內心需求,在旅游過程中做減法,在舒適度、體驗度上做加法,把取悅自己放在首位;他們用腳投票,挖掘“人少景美”的寶藏小城,在古樸與自然的“無名之地”中邂逅驚喜、記錄幸福,推動小城旅游業的發展;他們認同“我的旅行我做主”,心態輕松、順其自然、走到哪算哪,就算在酒店里躺上一天也快樂……無數年輕人正以個人喜好為基礎DIY自己的旅行地圖,用更開放的姿態擁抱未知的前方。 從“擠在人海”到“躺進山海”,躺平式旅行的背后,是年輕人對旅行自主權的逐漸收回。當文旅消費趨于多樣化和個性化,接住文旅經濟的“潑天富貴”,人人皆有機會。對此,各地文旅還要及時跟上腳步,把基礎設施等硬件配齊,把人文特色等軟件擦亮,掛出攬客的招牌、拿出寵客的態度、做足迎客的準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