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場也需要“適老化改造”
2025-04-17 09:37:44?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沒有年輕人陪同,哪個同行敢接高齡游客?”近日,《工人日報》記者以游客身份聯系多家旅行社,咨詢為70歲以上老人報團時,得到的大多是無法接待的回復。 我國老齡化進程日益加快,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萬人,首次突破3億人。其中,多數老年人賦閑在家,既有資金又有閑暇時間,有較強的旅游消費需求。近年來,老年人的旅游熱情持續高漲,各地景點隨處可見老年游客身影,“銀發旅行團”已成為出游的主力軍之一,在拉動旅游消費上發揮著積極作用。 盡管銀發旅游市場潛力巨大,但當前旅游市場對老年人仍存在或明或暗的年齡限制。部分旅行社明確拒絕70歲或75歲以上人群參團;有些雖接受高齡老人,但要求簽訂健康擔保書、購買保險,或簽訂免責協議并要求家屬陪同。此外,高齡老人出游還面臨保險覆蓋面不足的問題。據旅游意外險資深代理人介紹,絕大多數旅游意外險產品對70歲以上人群采取“保費不變、保額減半”的標準,80至90歲人群的保額更是降至四分之一。 隨著醫療條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壽命逐年延長,許多高齡老人身體狀況良好,參與體育、旅游等活動的風險并不高于年輕人。早在2020年,公安部就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取消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托車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 車都能開,出門玩又有何不可?現實中,對老年人進行年齡限制的現象不僅存在于旅游市場,在其他領域也有體現。部分健身房、滑雪場等場館拒絕為60周歲以上老人辦卡,或直接以“年紀太大”為由禁止老年人進入。種種行為,不僅限制了老年人的“旅游自由”“運動自由”,還涉嫌違反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銀發旅游方興未艾,旅游市場也要進行“適老化改造”。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建立風險共擔機制。旅游市場應“適老”“愛老”,主動挖掘銀發市場潛力,開發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旅游產品。相關部門也要對違法違規現象進行處罰,引導旅游市場主體正確認識老齡化趨勢,并從中挖掘商機。 銀發旅游不應因年齡陷入困境。營造公平透明的老年旅游市場環境,既能激發銀發旅游潛力,維護老年旅游者合法權益,也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文旅內需,促進經濟社會建設。遇到年齡歧視的老人也要勇于維權,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說走就走”的權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