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品質來講品牌故事
2025-04-15 10:07:33?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承諾“終身免費車聯網服務”,卻在系統更新后悄然增設流量限制;宣稱“電池終身質保”,卻在檢測時以“人為損耗”為由拒絕保修……在《法治日報》日前所做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糾紛調查中,過度宣傳成為關鍵詞之一。 有多過呢?舉例來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當前流行的硬件預埋,是一種為了支撐車輛后續升級和功能選配的策略。通過這種方式,車企把未來多種功能使用的選擇權交給用戶,隨后逐步提升汽車的感知、運算能力。然而,有的車企一面標榜“全功能預埋硬件”,一面卻把曾承諾的后續免費開通功能變為“付費特權”,讓人大跌眼鏡。 過度的贊美之詞,難免“水分”太多。譬如,某車企官宣續航550公里,有車主每天通勤開20公里,一周開到第四天只剩下30%電量。更糟糕的是,營銷過猛,還可能導致失真。有的車企前期努力地樹立品牌形象,一副新星冉冉升起的模樣,可很快就傳出品牌“倒下”的消息,讓用戶遭遇售后無門、維修服務無人兜底的窘況。如此品牌,怎能取信于人? 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買方市場,行業競爭更趨白熱化。一方面,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另一方面,市場的進入者與退出者忽然變得多起來。渴望取得規模效應,急著解鎖市場流量密碼,迫不及待地要突破產銷量、交付量的關口……同質化競爭讓一些車企誤把營銷當成了核心競爭力。用力過猛的營銷,看似創造了繁花似錦的景象,實則是烈火烹油,無法遮掩研發虛火、服務乏力的尷尬事實。 動聽的品牌敘事,終歸是執著專注和不懈努力的結果。若想在消費者心中持久地占據一席之地,車企就不能抱著走捷徑的心態。越是面對激烈的競爭,車企越要專注于技術驅動、產品驅動,把“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貫穿研發制造、質量體系建設和售后服務全過程。監管部門則應強化系統施策,規范競爭秩序,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行業組織應加強自律與引導,促使企業把競爭重點聚焦到提質量、優服務上來。唯有如此,新能源汽車產業方能克服“成長的煩惱”,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