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 時政觀察 > 正文

筑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2025-04-10 10:38:59?作者:郭修平 顧莉麗?來源:吉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政治責任。”吉林大地,沃野千里,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使命。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應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構建“科技增糧、綠色興糧、質量安糧、品牌強糧”的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推進糧食產能實現高位突破,為進一步筑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貢獻吉林力量。

立足科技增糧,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強化現代要素支撐。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支撐。面對資源約束趨緊、氣候變化加劇等挑戰,吉林須向科技創新要產能、要效益,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是聚力種業振興,依托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與“三江”實驗室,建設高水平生物育種實驗室和種質資源庫,開展玉米、水稻等主糧作物基因編輯、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攻關,培育耐鹽堿、抗病蟲害、適應性強的新品種,實現種源自主可控;二是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重點突破大馬力智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高端農機研發瓶頸,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模式,拓展衛星導航精量播種、無人機變量施肥、智能灌溉系統等精準作業應用場景,建立氣象災害預警、土壤墑情監測、病蟲害防控等數字化管理系統;三是強化人才支撐,通過定向培養、技術入股、創業扶持等方式,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完善“專家工作站+鄉土人才”傳幫帶機制,培育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通過科技賦能、裝備升級、人才集聚“三維發力”,構建現代化農業技術體系,為糧食產能躍升提供硬核支撐。

立足綠色興糧,堅持綠色轉型發展,打造生態循環新模式。推動農業綠色轉型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因地制宜,通過生態價值轉化、技術模式創新、制度保障協同發力,讓綠色成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建設區域性有機肥生產中心,推動養殖廢棄物就近還田,形成“畜禽養殖—糞肥加工—黑土培肥”閉環鏈條;在丘陵地帶大力發展林下參、菌類種植等立體農業,提升單位面積生態經濟效益;建立秸稈“五化利用”體系,通過燃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等多途徑轉化,推動昔日“生態包袱”變身“綠色財富”。健全補償機制,推行耕地輪作休耕與生態補償掛鉤政策,對采用保護性耕作、有機肥替代的農戶給予專項補貼,激發綠色生產內生動力,同時開展黑土碳匯本底調查與交易試點,將增施有機質、減少化肥使用等保護性措施量化為碳匯指標,引導涉農企業通過碳市場獲得經濟回報。支持加工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開發低碳包裝、副產物綜合利用等工藝,建設生態牧場、有機果園等綠色消費場景,發展觀光農業、研學體驗等新業態,形成“綠色種植—清潔加工—循環利用”產業模式,構建起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格局,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立足質量安糧,堅持質量立標守信,完善安全監管機制。吉林是全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供給既要保“數量安全”,更要守“質量安全”。要建立覆蓋糧食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制定黑土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收儲加工等環節的技術規范,推動大豆、玉米等主糧作物全流程標準化生產;建立黑土農產品品質認證體系,對接國際標準,推動大豆蛋白、玉米淀粉等優勢產品獲得全球市場準入資格;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運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生產檔案電子化、監管信息透明化、產品流向可追溯化。推行“網格化+信用化”管理模式,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整合農業、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部門力量,開展農資打假、土壤污染防治等專項行動,完善應急處置預案,組建專業化應急監測隊伍,構建“風險評估—快速響應—溯源整改”全鏈條危機處理機制。

立足品牌強糧,堅持品牌賦能增效,打造精深加工集群。提升糧食產業附加值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關鍵路徑。吉林應發揮地域特色優勢,落實品牌強農戰略,開發好糧品,擦亮“吉字號”。立足寒地黑土、綠色有機等獨特優勢,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建立“標準化生產、品質認證、文化賦能”的品牌運營體系,應用統一的視覺標識和防偽溯源系統,通過電商直播、冷鏈宅配等新業態拓寬運營網絡。圍繞“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建設現代化食品加工產業園,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終端”模式,實現農產品從初級加工向即食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升級。支持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組建產業聯盟,打造種植、加工、冷鏈物流深度融合的產業集群。在邊境地區布局跨境農業合作區,發展糧食保稅加工、跨境電商等業務,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產業格局,推動糧食產業從“原字號”向“精品店”跨越。發展訂單農業、定制農業等新模式,推動加工企業向種植端延伸建立專屬基地,形成“市場需要什么、企業加工什么、農民種植什么”的柔性供應鏈,通過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發展,構建“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化大農業體系,全面提升吉林糧食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一级做a免费观看久久 | 五月天视频网站在线视频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