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數”擾護航實干
2025-04-10 14:28:37?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自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各項政策規定實施以來,基層負擔明顯減輕,各類文件會議、考核指標、簡報專報的數量顯著減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減負政策落實過程中,少數地區搞“數據工程”,把工作重心放在“卷”各類數據上,而對于減負實效卻缺乏關注。 減了多少數據,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反映政策的落實情況,是衡量減負工作的一個重要維度。但是,若將其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執著于“以數問效”,那就大錯特錯了。數據僅是面上的呈現,無法充分展現減負工作的真實成果,更不能深入反映基層實際情況。過度依賴數據,不僅可能掩蓋問題、模糊矛盾,還極有可能催生新的形式主義,讓減負工作流于表面。 在現實中,一些地區就陷入了這樣的誤區。文件會議看似減少了,可在形式上卻搞起了變通,紅頭文件變成了白頭文件,會議通知由書面換成了口頭通知。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不過是在數據上做文章,追求表面上的達標,沒有真正將減負工作落到實處。這違背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初衷,讓基層干部對減負工作失去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在基層減負工作中,必須堅決摒棄“以數問效”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責任意識,嚴防“以數問效”帶偏實干風。要真抓實干,勇于擔當,真正把減負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持之以恒地推進基層減負工作,讓基層干部從繁瑣的形式主義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謀發展、干實事。 真正為基層減負,應該是“質”與“量”的統一,既要減少形式上的負擔,更要提升工作的實效。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數據上的好看,而要切實關注基層干部的工作體驗和工作成果。要深入基層一線,傾聽基層干部的聲音,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同時,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綜合考慮數據、實際工作成果以及群眾滿意度等多個因素,全面、客觀地評價減負工作的成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