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通江達海新機遇
2025-04-08 15:56:54?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本報評論員 于晴 沙潁河全線通航再傳捷報。近日,兩艘500噸級試航船舶從漯河軍李船閘出發,歷時3小時平穩停靠在平頂山港南港區碼頭,成功完成河道試航任務。 水利與內河航運,在河南一直很受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沙潁河、淮河、唐河等13個港航項目進度。不沿江、不靠海,內陸大省河南為何不遺余力發展內河航運?在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等運輸方式中,水運是出了名的“運能大、成本低”。據測算,一艘萬噸級的貨船與100節火車車廂或400輛大型卡車的載重量相當。更低的價格、更大的運輸體量,這些比較優勢,讓砂石、煤炭、鋼鐵、工業產品等大宗商品偏愛水路運輸。這對于制造業大省河南來說,無疑非常具有吸引力。 而這也是加速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基礎。河南承東啟西、連南貫北,“鐵公機水網”五路協同,已經逐步構建起“米+井+人”綜合運輸通道,成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物流成本不斷降低。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河南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降至13.5%,低于全國1.2個百分點,鄭州航空港空運成本效益比位居全國前列,今年首月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200%。 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而相比“鐵公機”,水運幾乎是河南交通基礎的唯一短板。因此,為加速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夯實交通底座支撐,不斷降低物流成本,必須將目光投向運載能力強、運輸成本低的水運。 如果說縱橫蜿蜒的高等級航道是水運的“經脈”,那么星羅棋布的內河港口便是一個個“穴位”。推動內河水運高質量發展,有賴于鞏固提升港口樞紐服務能級。比如平頂山港,作為中原地區最深入內陸的港口,北臨平頂山煤炭、砂石等主要礦區,南依中國尼龍城和葉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可充分發揮樞紐優勢,輻射帶動周邊城市及中西部省份貨運資源向東部轉移。強樞紐、暢通道、育產業,加強與安徽、江蘇、山東等省協調聯動,加快省際航道建設,加強港口建設協同,共建沿黃陸海大通道,就能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 加快建設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既要發力基礎設施“硬聯通”,也要著眼運輸服務“軟提升”。完善航路硬件,提升配套服務,解決航道承載力提升中的卡點、難點;促進多式聯運提速、提效,實現服務平臺共建、共享;不斷提高我省樞紐經濟產業、通道、設施、平臺鏈接度……讓水路“大通道”釋放發展“大活力”,離不開持續建強內河航運保障機制,需要不斷提升航道、碼頭資源利用率和船舶航行效率。 前不久,一條消息令人振奮。3月30日晚,河南首艘千噸級新能源智能貨船“豫交投001”號駛入河南境內,標志著我省內河航運向綠色化、智能化邁出關鍵一步。更值得關注的是,它將在“平頂山—漯河—周口”航線開展有人監督條件下的自主航行、遠程駕控載貨測試及功能驗證。 一艘艘新航船不斷提升航行和運載能力,一條條航線不斷向內陸延伸,實現的不僅是內陸大省的“通江達海”夢,也事關以交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樞紐經濟發展,打開對外開放新天地。 通江達海、逐浪江海,河南迎來的,將是提升發展位勢的重大機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