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擊整治“圖文游戲”
2025-04-07 09:23:15? ?來源: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電商平臺上,一些商家在宣傳商品時,經常以超低價、實惠裝等作為營銷噱頭,消費者收貨后才發現被商家的“圖文游戲”繞了進去。 比如,湖北武漢一顧客在某店鋪花13.9元下單了商品名稱為“買3送3”的襪子套裝,但收到貨后只有3雙襪子。顧客回憶說,下單時,商品圖片中有6雙襪子,旁邊的小字也寫著“買3送3”。他詢問客服,客服解釋,“買3送3”就是字面意思,一共發3雙,不是額外再贈送3雙。客服還說,“我們家單只襪子很厚實,一雙頂兩雙。” “圖文游戲”的核心在于通過技術性誤導制造認知偏差。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圖片和標題的快速瀏覽習慣,將關鍵信息以極小字體、模糊表述或隱蔽位置呈現,甚至通過文字歧義混淆真實含義。這種刻意設計的“信息不對稱”,本質上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犯。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類行為往往游走于法律模糊地帶。由于涉事商品單價低、維權成本高,消費者即便發現受騙,也常因“得不償失”而放棄追責。這種“低成本高回報”的商業模式,無異于縱容商家將“圖文游戲”視為牟利捷徑。 面對“圖文游戲”,消費者要強化證據收集和維權意識,在消費權受到損害時,運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渠道保護自身權益;平臺應扮演好營運秩序維護者的角色,采取更嚴格的監管舉措,加強對入駐商家資質的審核;執法部門應加大對此類行為的打擊力度,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給予其相應的處罰。 整治“圖文游戲”亂象,不僅關乎個體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更是維護公平競爭、促進電商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當法律利劍高懸、平臺責任壓實、消費者敢于積極發聲時,此類亂象終將失去生存土壤。 (作者單位: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關工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