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品全流程監管
2025-04-02 11:04:51? ?來源: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當前物質生活極大豐富,食品安全已成為衡量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指標。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為食品安全全流程監管劃出硬杠杠。 加工類食品作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產物,其安全監管面臨著產業鏈條長、環節多、風險點復雜等挑戰。如何構建科學有效的全流程監管體系,成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深入踐行“四個最嚴”,構建起“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的食品生產安全治理體系,全省食品生產領域安全態勢持續穩中向好。 食品全流程監管對象數量龐大、業態復雜,而監管力量相對有限,如何提高監管資源利用效率成為關鍵。風險分級管理是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以運城市臨猗縣為例,該縣加強對食品安全進行風險分級管理,將監管資源更多地投向高風險領域和環節,提高了監管的針對性。 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包裝儲存到運輸銷售,每個環節都可能成為食品安全隱患的“溫床”。要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體系,形成從源頭治理到終端消費的閉環,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同時,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嚴把質量安全關,保持線上線下同標同質。更為復雜的是,隨著食品行業的迅猛發展,新的食品種類與加工工藝不斷涌現,傳統的監管手段往往難以應對新變化。應著力構建預防為主、風險管控的智慧監管新模式,采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對食品從原料到餐桌進行全過程的追蹤,從而實現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參與也是完善食品全流程安全監管體系的重要一環。當前的消費者參與主要集中在事后投訴舉報方面,事前和事中的參與渠道和方式仍然有限。可以探索建立消費者代表參與食品安全檢查、風險評估等機制,開發更加便捷的食品安全查詢和反饋平臺,鼓勵消費者積極行使監督權,有效彌補行政監管的盲區。同時,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力度,系統性地提升公眾的食品鑒別能力和維權意識,讓消費者真正成為食品安全監管的“第三只眼”。 實現食品全流程監管需“制度先行、技術支撐、執法嚴格、共治協同”。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為指引,不斷完善全流程監管體系,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堅實保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