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廣大基層干部輕裝上陣
2025-03-28 16:53:0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手機里面層出不窮的工作群,辦公桌上堆疊成“小山”的報表,曾是許多基層干部工作的常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持續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作出部署,明確提出要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然而一些基層干部卻深陷形式主義的泥潭,督查檢查考核工作中層層加碼,“臺賬厚度”衡量工作成效,無用報表擠占了基層干部走村入戶的時間。這種“臺賬政績”不僅消耗人力,更影響了為民服務的質效。 基層治理中為何形式主義頑疾仍如“割韭菜”般反復滋生,出現權小責大、人少事多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唯上不唯實”的錯誤政績觀和權責不夠明晰。推動基層減負,既要直擊痛點破解難題,也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讓減負長效扎根基層。 政績不在報表里,民心方是度量衡。錯誤政績觀驅動下的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使得基層陷入了文山會海、“數字空洞”。廣大基層干部們需破除思想桎梏,樹立“用干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滿意度”的價值導向。唯有從“對上表現”轉向“對下負責”,才能根治形式主義的思想毒瘤。 減負不是減責,松綁更需賦能。一些上級部門將任務層層下壓,卻未下放資源與權限,導致基層干部們陷入權責不對等的窘境。破解這一困局,需以制度明晰“減”與“增”的邊界,以權責清單厘清職責,嚴控督查考核總量,強化治理效能。紀檢監察機關應明確基層權責,開展常態化監督,推動完善體制機制,防止形式主義反彈回潮。 基層治理的答案,是寫在田野上、街巷中、群眾的笑臉里,而非密密麻麻的單元格中。摘除冗余掛牌、精簡工作群、減少重復填報,將考核指標從“材料厚度”轉成“群眾問題解決率”,讓基層干部回歸主業,正是思想糾偏的生動實踐。過度留痕的“表格政績”只會制造虛假繁榮,而擠出時間、騰出雙手的基層干部才能創造真實價值。 讓廣大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掙脫“表”面功夫的束縛,推動基層治理從“數據枷鎖”回歸“以人為本”。基層干部在實干擔當中找到人生價值,在服務群眾中書寫“民生答卷”,方是“減負”二字最生動的時代注解。(謝胤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