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新國標”帶來食安新氣象
2025-03-28 09:56:15?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廣州日報評論員 庹亞男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7日公布59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修改單。消費者特別關心的“零添加”、食物過敏、鹽油糖標示等內容,均有明確規定,旨在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公眾健康,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3月27日新華社) 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其中,最嚴謹的標準排在首位,是其他“最嚴”的前提與依據。“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每一項國家標準的發布、更新與升級,都是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都是對民眾健康“堡壘”的再一次加護。 目前,我國已經發布了國標1660項,涵蓋全部340余種食品類別,建起了食安堡壘的“四梁八柱”。在此基礎上,“新國標”選擇了消費者高“訪問量”的領域,比如食品標簽、特殊膳食、特殊群體需求等,細化了“顆粒度”、瞄準了“風險域”,對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素養、推動消費理性、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有著重要意義。就拿近幾年相當火熱的“零添加”產品來說,貨架上隨處可見,消費者趨之若鶩。可實際呢?“零添加”只是聽起來很美,其實不過是一些商家偷換概念、虛假宣傳罷了。此次“新國標”明確提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就是有力糾偏,及時回應了公眾關切,進一步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明確了底線。 食品安全標準越清晰,市場越安心。本次新規還涉及致敏物質需強制標示、嬰幼兒需求得到特別關注、食品標簽將可聽可播可放大……涉及面廣、針對性強,為消費痛點開出“安全藥方”。但徒法不足以自行,高標準更需強執行。從紙面到地面,要讓“藥方”真正發揮效用,還有不少路要走。 比如,宣傳上更用心。好的宣傳不僅能讓“新國標”家喻戶曉,還是推動其落地見效的重要途徑。目前,已有多地發文提醒,加速“新國標”推廣。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量大面廣、相當分散,各地提醒之余,還要多換位思考、用好線上渠道,尤其是要讓更多企業、商家知曉了解、入心入腦。 再如,行動上更自覺。“新國標”給出的是方向和底線,具體執行既要靠企業自查自糾,“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也要靠食品安全監管,防在治前、防治結合,完善風險管控機制。于生產企業,要按照“新國標”規定,主動開展產品配方、生產工藝以及包裝標識等方面的對照自查,及時調整,確保合規生產經營。于監管,上強度、上力度是應有之義。要把落實“新國標”作為監督檢查的內容,嚴要求、細檢查;也要細化懲戒措施,對玩文字游戲的商家、企業嚴監管、多“敲打”;還要暢通第三方信息反饋渠道,鼓勵消費者去“踩點”、去“較真”,監督“新國標”落地落實。 無規矩不成方圓。食品安全非“一家之事”,需要各方緊緊圍繞“新國標”這一硬杠杠,協同配合,擰緊環環相扣、相互貫通、有效銜接的責任鏈條。扎實把牢食品安全底線,必能進一步提升群眾健康指數、幸福指數。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