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消費慢變量”常規形成向好預期
2025-03-13 09:38:29?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四川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周麗萍 提振消費,成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 今年在李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32次提到“消費”。“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排在十大工作任務之首。 時至今日,提振消費的重要性已不必贅述。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提振消費是我國經濟優化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某種意義上,“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就包含在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從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的視角來看,越花錢,才能越有錢。 當然,提振消費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經濟學中,常說消費是慢變量。一是消費本身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行為,涉及收入、供給、場景、方式、預期等諸多環節。二來,我們的發展思維長期習慣于供應端的促生產拉投資,面對消費端比較缺乏經驗,在一邊摸索一邊前進。如今,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呈現許多新趨勢新特征,供給側也需要調整時間。 但今年政府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十個方面工作任務中的第一條,旨在打破“消費是慢變量”的常規。這是從新發展階段的國情出發,根據我們的制度特色優勢,突破傳統經濟理論框架的開創式政策。 不囿于常規,是對發展的迫切和能力的自信,更是對社會形成向好預期的管理。隨著這兩年提振消費行動的開展與深入,我們對消費問題的認識愈發全面,對消費規律的把握越發深刻,從而靈活運用政策工具,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把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用消費需求引導企業創新,打好政策組合拳,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引導加速消費增長。 消費是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單一的經濟激勵如果沒有其他配套支持政策,往往效果有限。我們看到,今年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基礎上,把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穩住樓市股市、落實和優化休假制度等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力度空前,更體現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通過促進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讓人們有錢花;增加優質供給創造有效需求,讓人們想花錢;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意愿,讓人們愿意花。歸根結底,就是要通過良性循環改善預期。 在財稅體制改革層面,今年將加快推進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下劃地方,有利于減輕生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積極拉動本地消費。這正是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出臺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提高政策實效。 當前,提振消費的社會整體氛圍正在營造,多部門聯合制定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也即將推出。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形成合力,共同托舉起蒸蒸日上的中國消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