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賦能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02-08 08:55:17? ?來源:吉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人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人參產業是吉林最具優勢特色、最有發展潛力的富民產業。吉林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建立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機制專項,積極打造千億級人參產業戰略目標。產業發展離不開文化力量的奠基賦能。推動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深入發掘人參歷史文化資源,充分結合科技創新、文旅推介等,切實把吉林人參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講好吉林人參故事,推動人參從“土特產”向“文化符號”躍進。吉林省有史料記載的人參人工栽培歷史已有450多年,野山參采挖史則更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千百年發展歷程中,吉林積淀著獨特厚重的“放山”習俗、加工炮制工藝以及數不勝數的人參傳說故事等。相關歷史典籍中不乏關于吉林人參的記載。如渤海國通過古老的白山朝貢道向大唐進貢人參等珍貴特產的記載;如清朝將人參推崇為象征權力與祥瑞的“神草”,曾以人參貿易積累軍資的記載等。這些鮮為人知、有跡可循的歷史故事和典籍記錄,都是可以深入挖掘、充分利用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源,必須用好用足這些資源,將其更好地與人參產業發展緊密融合。建立健全人參文化體系和品牌營銷體系,講好吉林獨特的人參故事,持續強化人參文化IP開發和打造,如將“人參娃娃”“老把頭傳說”等民間故事轉化為動漫、影視、游戲IP等,同時可與各大博物館、文創企業合作推出高端人參產品,融合貢參歷史元素,提升產品文化溢價。持續加大“長白山人參”品牌管理力度,進一步將人參按照等級分類做出品牌特色,通過設計“國禮級”人參產品、利用相關國際峰會等重要場合將其贈予國際政要等舉措,塑造長白山人參高端品牌形象,擴大國際影響力。 打造新型消費場景和體驗模式,以文旅融合為人參產業發展聚勢賦能。文化賦能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要依托自身資源和發展優勢,因地制宜找準找好推動產業發展的著力點。要立足吉林文旅產業發展稟賦,將人參產業更好引入其中,通過沉浸式體驗、場景化消費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人參產品開發和消費。目前,我省已開發了許多人參主題文旅項目,比如撫松萬良人參小鎮,配套人參博物館、采參體驗園,游客可參與制作人參蜜片、手繪人參文創,參與傳統采參儀式等現場體驗。未來應探索將“自駕G331國道+人參旅游+電商”充分結合,串聯通化、白山等地的人參種植基地、加工廠和歷史文化景點,打造“游-購-娛-寄”閉環模式。進一步提升長白山人參文化旅游節影響力,將傳統“參王大賽”“人參美食大賽”等系列活動,融合旅游節慶、體育賽事,加大融媒體傳播力度,以更加豐富的消費體驗增強消費者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持續助推人參產業提質升級。進一步加強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人參產品開發,推出“人參+”新消費品牌,如人參水、人參咖啡、人參濃縮液、模壓紅參、各類參片、人參酵素飲料、小包裝沖飲等。充分利用我省企業已經探索實現的人參全株開發模式,進一步加大對人參根、莖、葉、花、果的全方位開發。探索在一線城市開設人參文化實體或線上展廳,開展人參科普宣傳和互動游戲,融合長白山森林、冰雪等元素,持續加強人參文化傳播,廣邀國內外媒體、學者、網紅大V等群體,持續關注、研究、推介吉林人參。 強化政策監管和科技文化創新,為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一是建立健全市場監管、農業、林業、公安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形成合力,共同打擊違法行為,維護人參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建立人參產品的全程可追溯體系。依托“吉林祥云”大數據平臺和AI科技,盡快實現“數字人參”項目,詳細采集記錄人參種植、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信息,確保產品來源、去向可溯源。完善人參標簽標識和地理標志使用,提升人參種植標準化水平,聯合科研機構開展人參農藥篩選登記及參糧輪作土壤質量評價工作,著力實現實時可視化監管。三是加強人參文化和產業的全方位研究,強化對人參基礎理論、物質特性等方面的探索了解,使無論什么年份、什么品次的人參,甚至提取后的人參殘渣副產品都能找到應有去處,最大限度提升精深加工增值空間。培養一批既懂中醫藥理論又掌握現代科技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為人參文化傳承創新、人參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讓吉品“仙草”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活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