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進口葡萄價格差十倍?撕掉水果的假“洋標簽”
2024-10-22 12:56:4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記者注意到,市場里銷售的國內葡萄品牌眾多,像這種宣稱為國內“陽光玫瑰”的葡萄品種,價格普遍在6元至10元一斤,而宣稱為日本進口的“陽光玫瑰”葡萄,6斤裝禮盒售價竟高達66元一斤,價格相差近10倍。這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這么貴,除了運輸成本等因素,這些進口的葡萄比國產的果實要大,汁水更豐富。(10月20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眼下,水果市場上隨處可見貼著進口標簽、價格不菲的泰國龍眼、南非火參果……不少消費者認為,這樣的“洋水果”絕對是“高品質”了,自己吃著放心,送人也顯得上檔次,有品位。 可是,這些一定是漂洋過海而來的“洋水果”嗎?記者隨即查閱了海關總署2024年9月2日發布的《獲得我國檢驗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區名錄》,名錄中明確顯示,日本目前予以準入我國水果的品類目前只有蘋果和梨。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上所謂的日本進口葡萄,都不可能是真正的進口產品。 明明是國產水果,商家隨意黏貼上進口標簽,換個馬甲,搖身一變,“洋水果”就面世了,價格也隨之猛漲。既讓消費者多花了冤枉錢,涉嫌消費欺詐,也擾亂了市場秩序,破壞了市場經濟和社會誠信。 國產水果冒充進口水果,靠的就是包裝。除了外包裝箱外,貼在水果上的假“洋標簽”,成為水果商“掛羊頭賣狗肉”的“幫兇”。記者在電商平臺調查中發現,一些水果不干膠標簽貼店鋪在公開售賣進口水果標簽,這些標簽五花八門,有些標簽有明顯的注冊商標標識,但仍然可以下單。有的店鋪為了規避風險,一些標識被更改了部分形似的字母,還有一些則干脆給注冊商標進行了模糊處理。 《印刷業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的明確規定,印刷企業接受委托印刷注冊商標標識的,應當驗證商標注冊人所在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簽章的《商標注冊證》復印件,并核查委托人提供的注冊商標圖樣;接受注冊商標被許可使用人委托,印刷注冊商標標識的,印刷企業還應當驗證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 然而,國家既有的制度安排,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網上店鋪公然出售“進口水果標簽”,已變得恣無忌憚。不久前,上海警方就破獲了一起這樣的案件,警方調查發現鄭州的海某和常某夫婦的網店在大量銷售進口水果標簽近500萬枚。 對“貼標水果”制假鏈條,市場監管部門,要從源頭治理入手,尤其是,對制售仿冒外國知名水果標簽的不法商家,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來判罰,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刑事處罰,用嚴厲的法律懲治,來撕掉水果的假“洋標簽”。 平臺要發揮監管作用,對水果銷售商身份實名認證,并定期檢查銷售衛生情況和運營情況,一旦發現穿“假馬甲”的假冒進口水果,立馬要“掃地出門”。市場監管部門要消費者撐腰,暢通舉報渠道,降低投訴門檻。 當然,消費者也要轉變消費觀念,不要過度迷信“洋水果”,要理性消費。若消費者打算購買,可登錄海關總署網站查詢《獲得我國檢驗檢疫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區名錄》,通過查“產地”來辨別真假進口水果。(吳睿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