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落戶不唯學歷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2020-12-17 09:32:4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最近,有6位技能型人才,通過區域專用落戶額度,落戶臨港新片區。他們沒有很高的學歷,但在臨港新片區,學歷并不是評判人才的唯一標準。”2020年12月15日,在臨港新片區“人才引領發展戰略”政策宣講會暨人才政策“三進三同步”啟動儀式上,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人力資源處副處長楊武表示。(12月16日 人民網) 近年來,不少城市為招攬人才,紛紛出臺相關落戶政策,為各類人才開辟落戶“綠色通道”,但大多數都有學歷限制,讓一部分技能型人才望而卻步。上海臨港新片區不唯學歷憑能力,學歷并不是評判人才的唯一標準,為低學歷技能型人才敞開了落戶大門,對促進人才引進具有積極推動作用,不失為務實之舉。 缺乏高技能人才,一直是我國產業發展的痛點,這一群體一般存在學歷不高、暫未取得高級技師證書、或者社保繳費基數偏低等問題。而在許多城市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中,這一群體并不被待見,特別是在落戶政策上,一些城市動輒要求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他們由于受到學歷的限制,想在城市落戶非常艱難,也就無法享受到城市戶籍附加的各項社會福利待遇,始終像浮萍一樣,對所在城市沒有歸屬感。他們最終或被逼無奈,或在其他城市和地方有合適的崗位、落戶的機會,就會“用腳投票”選擇離開。這種情形,當然對城市吸引和留住技能型人才不利。 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且高學歷也并不代表就有高能力和高水平。一部分城市對人才落戶方面,設定了較高的學歷要求,將一大批低學歷技能型人才擋在門外,實質上是給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設置了“絆腳石”。上海臨港新片區降低人才落戶門檻,不唯學歷憑能力,搬走了這塊“絆腳石”,展現了更積極、更開放的人才政策。此次落戶臨港新片區的6位人才,就是剛剛獲評為“臨港工匠”的技能型人才。6人的學歷并不高,但他們都是各自的行業、企業內表現出色的核心管理、技能人才。這種更開放的人才落戶政策,顯然是務實之舉,必將吸引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前來“安營扎寨”,為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其實,早在201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提出“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響亮口號,也向社會傳遞了一種強烈的提振職業教育的信號,為很多渴望成才的青年學生提供一種新的啟示和方向。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200余個專業和10余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可見,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靠技能型人才,優待技能型人才,不僅能夠吸引人才,對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也有積極的意義。 總而言之,上海臨港新片區不唯學歷憑能力,相當于給技能型人才和高學歷人才同等的待遇,讓他們在城市落戶扎根看到了希望,也將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這種人才落戶不唯學歷的務實之舉,值得各地借鑒和推廣。(丁家發)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